车站、景点人头攒动的景象已经成为黄金周的“经典镜头”,其中的辛苦与烦躁不言而喻。有网友却说:黄金周累是累点、挤是挤点,但看得见摸得着的黄金周比虚无缥缈的带薪休假现实。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经济学家蔡继明教授接受采访时说,“五一”黄金周没有必要恢复,“十一”黄金周也应在适当的时候取消,需要继续推动的是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蔡继明称,“十一”黄金周对人来说是强迫式的,是一种“被休假”。
蔡继明的观点一出,旋即引来网民的一片反对之声。长远来看,蔡教授的观点无疑更合理,但网民反对的出发点则更切近现实中的个人权利。更有呼声要求恢复“五一”黄金周,甚至延长春节假期。“渴望长假”已经成为多数民众的共同心声。那么,取消“十一”黄金周是否更利于推行带薪休假制度?该如何把公众的休假理想化为理想的现实?
-反对
宁愿被休假
也不愿无休假
谁都知道黄金周存在着极大的弊病,谁都知道带薪休假要远比黄金周更有意义,也更有利于公民的休假,然而,谁都知道带薪休假依然是看上去很美。因此,被休假无论如何比无休假要实惠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被休假虽是一种无奈的休假,但却是看得见的权利兑现。
“五一”黄金周已经取消了,而且还增加清明、端午等节日,就没必要再恢复,但取消“十一”黄金周,却是要慎之又慎。虽然未来的发展,取消“十一”黄金周也许是必然的选择,但至少目前还不到取消它的时候,套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时机还不成熟”。带薪休假落实起来很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职工也无法用自己的行动来逼企业落实自己的权利,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在职工还未能和企业以平等的方式进行博弈的情形下,带薪休假的落实恐怕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在带薪休假还是一个“画饼”时,我们却将“十一”黄金周取消,那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连“被休假”的机会也没有了。王军荣
不宜操之过急
黄金周即便有种种不是,“被放假”即便是不争的事实,但简单的取缔了之,恐怕也并不足取。无论如何,黄金周作为国家法定假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证了国民的休假权,假如简单加以取缔的话,当然等同于降低了国民的福利,如此建议遭来一片“反对声”也就并不奇怪了。当然,在蔡继明教授看来,黄金周的作用不仅完全可以用带薪年假的方式来替代,其弊端也可以被后者所规避。如此看来,“带薪年假”俨然可以成为“黄金周”的完美替代和终结者。不过,带薪年假或许在公务员或是部分大型国企容易推行,但是对于更多的私营、民营企业来说,连法律规定的假日加班费都还难以兑现,让这些单位去不折不扣地执行“带薪休假”制度,显然有些与虎谋皮的味道,如此看来,“带薪年假”的美好其实更多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与现实却还有着相当的距离,拿这样一个空中楼阁作为取消“十一”黄金周的理由,实在有点操之过急。武洁
-支招
休假制度再灵活些
正在实施的放假办法中,关于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有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几个小长假,而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小长假就有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且清明、端午与“五一”相距很近;长假除了春节黄金周外,就只有国庆黄金周了。除此之外,避开每周的双休日不谈,从还处于2月的春节到10月的国庆节,上班族再没有“大喘气”的机会了。同时,目前的小长假均存在“缩水”现象,往往成了双休日的“加长版”,打乱了作息时间,给工作、生活都带来了不便。由此看来,光考虑传统节日还不行,还应该统筹兼顾,让上班族能够均衡“呼吸”。
分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