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东航返航事件:来自天空的劳动冲突

大律师网 2015-01-26    0人已阅读
导读:“愚人节行为艺术”   3月31日星期一,离“愚人节”还差一天,这天搭乘东航班机去版纳旅游的小笠头一遭坐了一趟兜圈子的飞机,“从昆明起飞到版纳一般也就40分钟左右

“愚人节行为艺术”

  3月31日星期一,离“愚人节”还差一天,这天搭乘东航班机去版纳旅游的小笠头一遭坐了一趟兜圈子的飞机,“从昆明起飞到版纳一般也就40分钟左右,我头晚周末和几个哥们吃烧烤,玩得很晚才睡,登机以后没多久我就睡着了,”他说,“等我迷迷糊糊醒过来,说飞机返航了,什么原因也不知道,后来才听说是天气原因不能降落。我以为是航空公司搞愚人节活动呢。”小李是一个乐呵呵的主儿,他对这次不正常返航没有意见:“我无所谓,反正是去玩,不是办什么正经八百的急事儿,他们愿意在空中飘,我就陪他们飘。”

  但大多数乘客就不是这样了。

  事后大家才知道,那天不仅版纳,东航在云南境内飞赴大理、丽江、版纳、芒市、思茅和临沧六地共10多个航班返航,加上4月1日返航的航班,一共有21个航班返航。这些飞机飞到目的地上空后,乘客被告知无法降落,又都飞回昆明。东航声称返航系因天气原因,但与东航航班不同的是,当天其他航空公司航班则正常降落。仅31日返航事件以及所导致的多个航班取消就致使超过1500名乘客滞留机场。

  云南当地人都知道,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多样性,不可能大部分省内机场同时气候不好,返航回到昆明的旅客当时就炸窝了,当他们得知东航其他航班并没有气候问题正常降落后更是怒气冲天,人群一窝蜂拥向有关柜台,询问、质问,情绪很激昂。后来才逐渐有消息称返航真实原因其实是飞行员用一种近乎地面罢工的方式表达他们与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矛盾。

  “这不对啊。开玩笑,拿这么多乘客的利益不当回事,这是什么航空公司啊。”市民王云贵拿着有返航报道的报纸很激动,“你内部的待遇纠纷不能用这种方式发泄啊,太危险了。”

  安检、登机、起飞,绕了一圈不明不白又回来……一些恼怒的乘客把电话直接从机场打到当地一些媒体。

  各路记者闻讯来到机场,最后从东航云南分公司得到的解释是“天气原因”,不适合降落,因此返航。

  “我当时听了他们给出的理由就根本不相信。”在当地一家都市报做记者的张小姐用了两个“齐刷刷”来说事,“你想啊,飞机齐刷刷返航可以理解,但地理方位完全不同的几个机场也会———齐刷刷地天气不好?鬼才相信。”

  张小姐所说的方位不同,是指返航所涉及的大理、丽江、芒市、思茅、临沧、版纳等6个机场,处于云南的西北、西南、正西、正南等4个方向,从西北丽江到正南的版纳,地面直线跨度至少在1000公里以上,云南的地理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由丽江到版纳,呈现的是由高向低的趋势,气候带也是由温带向亚热带、热带过渡。根据常识,那两天不可能几个地方同时气候不好,不适宜飞机降落。

  但直到4月6日,东航仍坚持是天气原因导致返航,在东航给媒体的“致歉信”中,东航说:“在事发之后和未开展调查之前,根据运行控制部门和当日返航机组的报告,此次返航的原因是天气不够落地标准。”

  针对这个说法,中央气象台国内气象中心专家说,根据气象库数据显示,3月31日当天,丽江、大理晴到多云,版纳、思茅、临沧周边阴到阵雨,“这种气候不影响飞机正常起降。”

  “劳动争议天空化”

  事件发生后,东航总部及时派调查组到昆明调查核实情况并与云南省政府沟通。面对种种压力,东航于4月7日首次对社会承认存在人为因素,称已对涉嫌当事人实施停飞和调查处理,并对社会和旅客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诚挚歉意。

  东航方面表示,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及与当事人的调查谈话,初步显示从3月31日到4月1日的21个返航航班中,有部分航班并非当时机组所反映的“天气原因”返航,存在明显的人为因素。

  东航云南分公司已对涉嫌人为原因返航的当事人实施暂时停飞、接受调查的处理。待调查结束后,将本着事实求是的原则,依法依纪进一步作出严肃处理。东航股份公司已责成东航云南分公司两名主要负责人停止履行职务,同时派出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养民代理云南分公司总经理。

  事发当日,东航已按规定对部分旅客当场做了补偿。对于受航班返航影响的其他旅客,东航将一并给予补偿,“个体旅客的最高补偿达到了500元”。

  东航的态度应该是善意积极的,但“罢飞”事件的确影响不好。业内人士表示,这不是一起孤立的事件,据资料显示,最近五六年来,全国国有民航公司已经发生了多起飞行员辞职出走的事件———

  ●2004年6月,海航集团控股的中国新华航空公司(国有航空)14名飞行员集体向公司提交辞职书投奔奥凯航空公司(民营航空),赔偿金由奥凯和海航协商后解决;

  ●2004年7月12日,东航江苏分公司(国有航空)2名机长提出辞职,法院判决他们分别支付航空公司赔偿款100万元;

  ●2004年11月,海航一飞行员提出辞职,今年8月20日转签鹰联航空(民营航空),鹰联航空支付100万元人民币赔偿款给海航;

  ●2005年4月,厦门航空公司(国有航空)一飞行员提出辞职,并要求公司支付法定节日加班费、违约金和其他赔偿共计135万余元。公司提出反诉,要求赔偿323万余元。最终仲裁委裁定飞行员辞职无效,要求其支付公司120万余元;

  ●2006年11月17日,东航总部与东星航空(民营航空)签订协议,22名飞行员“转会”东星航空,每人“转会费”210万元,加上安置费,每人则高达300万元;

  ●东航武汉公司曾有13名飞行员跳槽,遭到公司索赔1亿500万元。后湖北省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13名飞行员应向东航武汉公司支付总计929万多元的赔偿金。

  中国民航经营体制的改革导致了民营航空公司的出现,使本来就稀缺的飞行员更加稀缺。

  据资料,中国民航现有飞行员总数1.1万名,驾驶着800多架飞机,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预测,到2010年,中国航空运输机将达1250架,预计未来6至7年内,民航大约还需要培养飞行员6500人,每年需要培养1000人左右。最新数据则显示:我国航空公司共有飞行员11509人,其中现任机长5092人,副驾驶6417人,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共有民航运输飞机1131架。

  飞行员的紧缺与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矛盾越来越大,民营公司无奈之下,只好把“挖人”的眼睛盯住国有公司,手段倒也简单,就是多给钱,和国外同行业比,认为自己的付出和收益不成比例的飞行员开始青睐民营公司,于是,辞职跳槽到民营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逐渐增多。

  人们普遍认为,东航云南分公司此次成规模人为“返航事件”的根子在于飞行员“愿望报酬”与“现实报酬”之间的差距。前述刘先生说,“飞行员和国外攀比,我认为没有可比性。国情不一样啊,就现在看,飞行员的收入已经很高了。”他告诉记者,国外飞行员的培训费用是自掏腰包,国内是国家负担,“培训一个合格飞行员光资金就高达70万元,连当飞行员的机遇也是国家给的。”

  飞行员作为劳动者和现有的国有航空公司管理体制之间显然有利益冲突,应该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调解,“不管怎样,不应当把劳动争议送到天空去解决,即使飞行员有把握绝对不出事,乘客的基本权益怎么保障?”此间资深的刘律师说。“天空不是劳动矛盾冲突区”

  “东航返航事件”的发生一下子暴露了一向为社会所忽略的航空特殊领域的劳动矛盾。刘律师认为:“在矛盾冲突发展到极致后,飞行员只好利用自己职务的不可替代性,选择天空作为自己与东家的劳动矛盾冲突区,跳出双方具体的利益主张来看,我个人认为,这个冲突是飞行员和公司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和矛盾调解的结果。但无论如何,飞行员选择天空作为劳动矛盾冲突区,是不对的。”

  “劳动关系争议也是社会矛盾的一种,发生在飞行员身上与发生在其他地面从业者身上没本质区别,只是更具危险性。”从事文化研究的木先生说,“有矛盾最好在地上解决,别拿到天上去,拿到天上去冲突太危险。”

  返航事件看样子虽近尾声,仍无偃旗息鼓迹象,已有部分乘客表示要以“欺诈”为由起诉东航。截至记者发稿时止,东航已经采取了几个积极措施来应对危机。

  有媒体说,东航3月31日和4月1日发生的总共21个返航航班中,有15架飞机的飞行记录数据不全,据此怀疑是飞行员“集体毁灭证据”,对此,4月9日,东航“3.31”返航事件调查组公开予以澄清:确有6架飞机未能获得飞行译码数据,其原因是由于设备工作不稳定造成的,“决不存在毁灭飞机数据之事。”

  有媒体说飞行员因个税税率过高等经济因素“罢飞”事。4月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领导向云南省副省长刘平和云南省税务局领导,就云南分公司飞行员近几年税金缴纳情况和飞行员队伍目前的思想状况进行了汇报,最后,税务部门承诺将原要求“4月7日前完成2007年税金按20%以上比例补缴”的期限,暂缓一个月至5月7日,并将再次就税收问题进行调研和商讨。得此消息后,东航云南分公司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将此信息发至每一个飞行员,以稳定情绪。

  东航也很关心社会舆论对返航事件的“高热关注”,4月1日就成立了网络舆情监督小组,24小时轮流值班,监督控制网上的负面消息,同时积极加强与地方媒体的联系和沟通。

  昆明这几天白昼气温达到摄氏二十八九度,天空湛蓝,烈日炎炎,巫家坝昆明机场上空的飞机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