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工资保密不过是无奈的权益之计

大律师网 2015-01-26    0人已阅读
导读:很多公司在薪酬管理过程中都“偷懒”采用工资保密制度。之所以用“偷懒”,其原由就在于工资保密制度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规避矛盾,减少冲突,而不在于提高员工积极性。  通常的公司管理里面,薪酬管理往往是最敏感,也

  很多公司在薪酬管理过程中都“偷懒”采用工资保密制度。之所以用“偷懒”,其原由就在于工资保密制度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规避矛盾,减少冲突,而不在于提高员工积极性。

  通常的公司管理里面,薪酬管理往往是最敏感,也最容易招惹争议和导致冲突的部分。因此,老板也好,经理团队也好,最偷懒,也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工资保密。所以季布提到保密是否有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那基本上算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原因很简单,每个员工都有着人类共同的对自身价值了解的欲望。因此,保密的工资基本上带来的是普遍的猜忌和不平衡。无论是获得高薪的员工(他们的心态会认为高薪是普遍的,所以并不会带来更多的责任激发和绩效压力),还是平均薪酬的员工(他们基本上是处于不平衡中,因为保密的工资使他们无法准确揣摩到导致自己低薪的真正原因)。当一个公司,无论是高薪,还是低薪的员工都不能得到激励,那么该公司的薪酬管理的杠杆作用就失效。

  同时,保密的工资制度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小道消息盛行。一些新入职的员工,往往会被传获得了比他们实际薪酬更夸大的小道消息,从而加重老员工的不平衡。也就是说,保密的工资制度,既无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更会削弱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团队的凝聚力。可以设想一下,当一个被小道消息搅扰得不安的老员工试图去获得澄清时,被保密制度约束的经理人员及HR人员无法告诉他真实的状况(即使告诉了真实的状况,也会被解读为是在掩饰和减少差异)。

  所以,我一贯的看法都认为保密工资的制度不过是为了掩饰公司薪酬管理的不力的权益之计。当一个公司的HR部门尚还做不到设计并维护一个规范和公正有序的薪酬体系时,保密不过是掩盖矛盾以及规避公开冲突的无奈之举。

  当然,每个员工的薪酬的具体数目应该是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张榜公布通告全司当然是不必的。但是,公司的薪酬体系,以及工资等级以及定级、晋级的条件都应当是公开的,每个人都可以参照自己的条件以及工作的绩效情况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获得了公正的评价和对待。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