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陆文军2月5日报道:牛年新春伊始,上海市卢湾区推出了一项新鲜机制--"大学生就业跟踪机制",帮助大学生和青年人才寻找工作岗位。
据介绍,该区内30岁以下青年,找到用人单位并签订劳动合同,即可享受居委会发放的为期一年总额为3600元的补贴,其中特困家庭还可以享受为期两年的就业补贴待遇。能够领到补贴的青年需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户口所在地必须在卢湾区内,二是年龄必须在30周岁以下,三是必须失业半年以上。
卢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冯萍说,就业补贴主要是一种激励措施,"为了把沉淀在社区里的未就业青年包括应届大学生和三校生(中专、职校、技校生)'赶出去',避免他们失去就业信心,甚至成为'啃老族'"。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就业跟踪机制"是卢湾区今年"帮企业、保就业、促稳定"的十大举措中的重要内容。今年该区财政计划安排就业援助资金8800万元,比去年增长了14.3%。
冯萍表示,该区正在构建起一套促进应届大学生和青年人才实现就业的"引导就业-培训宣传-深度援助"模式,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开展,应届大学生和其它青年人才将可以享受到区内提供的职业培训、安排见习,推荐工作岗位,鼓励创业,以及各种培训、见习和就业补贴。
例如,在卢湾区,大学生在用工单位就业期间,除了可以获得上海市的"见习补贴"外,还可以获得区内专项资金形式每月再给予350元生活费补贴。
与此同时,卢湾区还积极与各类人才派遣服务机构合作开发岗位,对成功推荐签订劳动合同并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岗位推荐补贴;鼓励社会企业开发就业岗位,对各类社会企业招用本区失业人员的,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今年还将结合世博会基础设施建设、迎世博文明建设、中南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社区建设的需要,再大力开发一批配套服务岗位和公益性岗位,提供给应届大学生和适龄青年就业者。
据介绍,卢湾区今年还加强了就业形势监测,对区内企业的招退工情况、失业登记情况、外来人员参保情况等加强监测,建立每月报告制度,把保障群众就业时时刻刻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