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有18岁以下的青少年近4亿人,北京市未成年人的数量是275.5万。这其中,涉及未成年犯罪的人数很难有个准确的统计,但是从北京市“未管所”、各区法院、检察院的统计资料中,我们还是可以大体把握其规模、特征和趋向。
近两年来,以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为代表,发生了许多由未成年人实施的严重犯罪案件。去年全年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共收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90件,涉案人数257人。其中主要以抢劫、盗窃、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罪名居多。
更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犯罪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接近成人化的趋势。例如,一名17岁的男孩就非法组织卖血;协助组织卖淫,这种成人化的特征,是以前未成年犯罪中所鲜见的;还有的通过网络高科技犯罪,假装买主,与在互联网上出售电脑的卖主建立联系,借看货为名,实施抢劫,再倒手把抢来的电脑在网络上出售。
成人化、团伙化、智能化,正成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三种趋势。
而探究其犯罪行为的核心内容,无外乎侵财、色情、暴力。不难看出,这也和整个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
一些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的结论是,现在的未成年人普遍突出的心理就是强烈的金钱观念,希望“发大财”;还有就是信奉必须以“了不起”的作为体现其人生价值。
在北京“未管所”采访,接触到的很多孩子都像唠家常般,脱口就是“现在是金钱的社会”、“在学校里不能受气”、“生活没意思”、“渴望自由”……
去年11月,一个北京少年在自己16岁生日那天用菜刀将母亲砍死。
事后警察找到他时,男孩异常平静:“我这几天像出笼的小鸟,幸福极了,你们把我带走吧,监狱肯定也比家里好。”
一个16岁的来自富裕家庭的独生女,14岁时因在大街上抢劫1000多元被判3年。此前她只读到初一就辍学和男友同居。她解释自己犯罪的理由是“那天躺在家里无事可做,事先我连男友都没有告诉”。
一个18岁的男孩因抢劫猥亵被判7年。事发时,其女友也在现场,如今因为合伙抢劫同时被拘禁在“未管所”。他们抢劫的对象,是一个见面不到20分钟的网友,当时的想法仅仅是“反正呆着也没有事情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