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综述
一、劳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在进行伤亡事故调查分析时,应按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等规定执行。
(一)事故调查程序。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轻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
1.现场处理:①事故发生后,应尽快救护受伤害者,并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②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③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2.物证搜集:①搜集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②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③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④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3.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②受害人的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
③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④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
⑤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调查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①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
②使用的材料情况,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
③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④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
⑤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防护用具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
⑥出事前受害人或肇事者的健康状况;
⑦其他可能与引发事故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4.证人材料搜集:尽快找有关证人作为被调查者,并认真考证证人的口述和其他提供材料的真实程度,这样就可以搜集到真实的重要证材料。
5.现场摄影。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显示残骸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
(2)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如刹车痕迹、地面和建筑物的伤痕、火灾引起损害的照片、冒顶下落物的空间等;
(3)事故现场全貌;
(4)利用摄影或录相等手段摄录下重点的情景,以提供较完善的信息内容。
6.绘制报告中的事故图,包括了解事故情况所必需的信息。如: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
(二)事故分析程序。
1.事故分析步骤
(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
(2)全面、详细地分析下列内容:受害者的受伤部位和受伤性质、引发事故的起因物和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等;
(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5)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2.分析事故原因
(1)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
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
②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
(2)属于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主要是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或无证上岗,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安全生产意识差;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主要是工作安排不合理、随意加班加点;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⑦其他非直接原因引发事故的因素。
(3)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时,应从直接原因人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进行事故责任分析。
3.分析事故责任
(1)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者;
(2)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
(3)根据事故的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三)事故结案归档材料的要求。
事故处理结案后,下列事故资料应整理归档:
1.职工工伤事故登记表;
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当地安全生产监察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复;
3.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5.物证、人证材料;
6.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7.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8.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及有关检验报告;
9.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10.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
11.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12.注明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二、工伤事故的调查方法
工伤事故调查在工伤保险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准确认定伤亡事故性质,及时处理事故,给付工伤待遇,保障工伤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对工亡职工进行抚恤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工伤争议处理中,工伤事故调查的事实资料成了正确处理工伤争议的“公正法官”。因此,必须深人、全面、细致地做好工伤事故调查。
工伤事故调查,关键是要保护好现场,到现场去勘查、取证、索取客观、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所谓现场就是事故发生的场所。工伤事故主要是劳动事故(或称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也包括某些意外事故。在这些事故中,凡涉及受伤人或尸体的现场,就称之为伤亡事故现场;通过对现场进行调查访问,现场勘查、伤亡者的尸、活体检验、现场实验及现场分析等等,统称为现场勘查。工伤事故调查的重点是现场调查访问和现场勘查。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工伤事故的调查工作呢?要注意下面的调查要点:
(一)成立职工伤亡事故调查组。主要要求是:
1.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勘查和整个事故的调查。
2.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勘查和整个事故的调查。
3.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同级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勘查和整个事故的调查。
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的调查组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还可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
其它意外伤亡事故(如某些刑事案、道路交通和非道路交通伤亡事故),根据管理的职责范围,分别由公安、交警和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调查处理。
(二)保护好现场。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好现场。尤其是参加现场勘查的人员更有义务做好现场保护工作。一是必须严格服从领导,一切行动听指挥,按照分工的职责进行勘查;二是对现场上发现的各种痕迹物证,都要注意保护,不得随意移动或破坏;三是对现场上的公私财物,要注意保护,不得私自拿走。
(三)详细了解工伤事故发生经过。在进行实施现场勘查前。调查人员应先了解伤亡事故发生的详细经过,了解现场有无变动,有无危及调查人员的隐患,再进行勘查工作。
(四)实施现场勘查。勘查现场的原则是,先静止勘查(又称初步勘查),后动态勘查(又称细致勘查)。前者就是只用人的五官进行勘查,即眼观、耳听、鼻嗅、口问,对发现的所有痕迹物证,都应详细记录,同时先录相,再照相固定。后者是通过静止勘查后,现场的一切物体均可变动处理,对可疑痕迹物证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检验手段进行检验,如确需损坏影响检验或提取痕迹物证的障碍物时,应先请示现场指挥的领导同意后,然后进行录相、照相,并记录被损物体的原始状况,再进行破坏性检验提取工作。现场勘查人员还应注意做到:一是勘查时要尊重当地乡俗民情习惯,尊重当事人的格,注意工作方法;二是对于现场上所勘查获取的材料,以及研究案件中的有关情况,未经领导批准,不准对外谈论和泄露,一切情况要严格保密;三是参加勘查技术人员在勘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必要时要采取适当地保护安全措施,特别在勘查矿井伤亡现场、崩塌现场、瓦斯尘煤爆炸、轰山爆炸等伤亡现场时都要注意安全第一,绝对禁止蛮干,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新事故的发生。对一部分未排除隐患的劳动伤亡事故现场,要先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待彻底排除隐患后,再开始勘查现场。
现场勘查的基本要求就是及时、全面、细致、客观的八字方针。这八字勘查方针是我国现场勘查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所谓及时,就是一旦接到报案后,勘查技术人员要迅速及时地赶到现场进行勘查,以防因自然环境或人为的原因,原始现场遭到不应该有的破坏。
所谓全面,就是参加勘查技术人员对发生所有现场痕迹物证都要全面进行勘查,以防发生遗漏。
所谓细致,就是对现场上各种物体发生的变化及微小的变化。都要始终抱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认真仔细地勘查,反复的研究,彻底弄清现场变动发生的原因。
所谓客观,就是要求所有参加现场勘查的技术人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详细地记录现场勘查每一细节情况,切忌主观臆想。
(五)做好现场勘查记录。其基本要求是:
1.现场勘查中的记录要详细、具体和全面,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事故现场的整体与某一局部重点情况。
2.现场勘查中的记录要真实可靠,同时要求用词准确,记录中不准使用推测、可能、大概等词语。
3.现场勘查笔录结构为:前言、事实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4.现场制绘图的要求为:现场勘查后必须制作现场方位图和现场局部图,而后者又分为现场局部平面图和现场局部展开图,以及现场局部立体图和现场局部透视图。另外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分别绘制比例图和示意图,同时也可绘制出示意比例结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