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徐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失效]

大律师网 2015-01-31    0人已阅读
导读: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保障分工第三章 保障方法第四章 配套措施第五章 罚则第六章 附则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七年八月一日起施行。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九日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我市城市生活困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保障分工

  第三章 保障方法

  第四章 配套措施

  第五章 罚则

  第六章 附则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七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我市城市生活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保障对象是具有我市市区(不含贾汪区)非农业户口,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生活保障线的居民。

  第三条 最低生活保障线由市人民政府依据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指数变化情况确定,每年调整一次,经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市民政局具体负责实施。

  第四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在保障对象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由职工所在单位和政府分别负担的办法。

  第五条 家庭收入以直系亲属为家庭单位计算,家庭成员包括《婚姻法》、《收养法》规定的有赡养、抚养关系的所有成员。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除抚恤金外的下列各种收入:

  (一)各类工资、奖金、补贴;

  (二)赡养费、抚养费;

  (三)领取的救济金、失业保险金、养老保险金;

  (四)其他收入。

  第二章 保障分工

  第六条 保障对象为《婚姻法》、《收养法》规定赡养、抚养对象的,由承担赡养、抚养义务人负责保障。

  第七条 在职职工及其下列亲属,由职工所在单位负责保障:

  (一)未成年子女,父母双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二)无生活来源的父母,子女亡故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在校就读无生活费用来源的成年子女。

  第八条 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由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机构负责保障;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由原所在单位负责保障。

  第九条 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雇用的保障对象,由雇主负责保障。

  第十条 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由劳动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下列非在职人员的保障对象,由民政部门负责保障:

  (一)由民政部门承担的城市各类定期救济对象;

  (二)新增加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供养人的保障对象。

  第三章 保障方法

  第十二条 最低生活保障救济金采取凭证按月领取差额的办法。

  第十三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补助)金领取证》,由申请保障对象按照保障分工,如实向所在单位、雇主、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机构和区民政局提出申请。经区民政局、职工所在单位、街道办事处共同调查核实后,分别由保障单位核定发证,并向市民政局备案。

  在职人员保障对象领取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补助)金领取证》每季审核一次;非在职人员保障对象领取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补助)金领取证》每年审核一次。经审核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停止发放保障资金。

  第十四条 在职人员及其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亲属向在职职工所在单位领取保障救济(补助)金。家庭中有两个以上职工的,由职工单位平均负担。

  无在职人员的家庭的保障对象,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领取保障救济(补助)金。所需保障资金由市、区财政按比例负担。

  第十五条 保障对象为单身人员和保障户家庭中70岁以上的老龄人,其保障标准可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基础上增加20%。

  第十六条 对保障对象原发放的救济(补助)金标准,高于本办法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救济金的,按原标准发放。

  第十七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发放要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金额公开、张榜公布的原则,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八条 民政部门保障对象所需的保障资金,按现行资金渠道由各级财政负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财政负担的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专户储存,由民政部门统一审批,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民政局另行制定下发。

  第四章 配套措施

  第十九条 劳动、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对符合就业条件的保障对象优先安排就业。

  第二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保障对象,应简化工商登记手续,优先发放营业执照,减免工商登记费用。

  第二十一条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保障对象子女入托、上学的,减免学杂费。

  第二十二条 从事个体饮食服务的保障对象,卫生防疫机构免收健康体检费;对就医的保障对象,市属综合医院免收挂号费,普通住院床位费、基本手术费和大型设备检查费减收20%。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三条 对保障对象不如实申报家庭成员及家庭收入情况、冒领或重领保障救济(补助)金的,由发证机关取消其保障资格,追回已领取的保障资金,并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十四条 对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无业、失业保障对象,两次不接受劳动部门就业安排的,停止发放保障救济(补助)金。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市县(市)、贾汪区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按现行财政体制参照本办法制定。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七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