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贷款规模吃紧,一些银行的客户无法及时获得贷款。
“银行在挑客户。”买房人催问贷款为什么迟迟下不来时,地产中介们会这样不约而同地解释。
房贷真的很紧。不仅三套房贷普遍叫停,而且首套房、二套房贷款批下来也相当不易,有的还面临在政策底线之上加首付、升利率的要求。银行的“牛”,在于贷款规模吃紧,市场上“僧多粥少”,资金供不应求。
“放款要排上一两个月队”
首次置业的张先生3月份在深圳一家大型商业银行递交了房贷申请,得到承诺可以两成首付、七折利率拿到贷款。近日,张先生才获得正式的审批意见,但利率已升至7.5折。
这家银行的有关人士透露,今年3、4月份,该行接受了大量房贷申请,大部分系首次置业者。4月中旬,房贷新政出台,总行迅速收紧房贷总规模,该行累积的客户无法及时获得贷款。“估计有一半的申请不能及时批下来,即使批了,也不能及时拿到贷款。一个支行的缺口有几个亿,整个分行达到几十亿。”这位人士预测,消化现有的申请,至少需再等上一两个月。“希望中介暂时不要再往我们银行送单子,送过来也暂时贷不了款。”
另一家大型银行的资深理财顾问告诉记者,由于去年房贷放得太多,加上今年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及拨备水平,银行可贷资金偏紧。“有消息称,接下来可能会给住房贷款岗位的员工放一个月假。”
业内人士称,四大银行中有三家贷款规模很紧,加上年初以来发放的公司贷款占比大,留给个人住房贷款的空间非常有限。
房贷客户被精挑细选
去年楼市红火时,银行放贷非常宽松,对中介推荐的客户几乎照单全收,一个电话、一次面谈就能基本敲定房贷意向。现在,银行发放房贷时,须根据市场、区域和借款人信用状况,贷款利率严格按风险定价,对首付成数实行动态、审慎管理,确保购房真实自住与交易背景,贷前审查都坚持“面测、面试和居访”程序。为了确保拿到房贷,一些中介会提前将客户资料送银行预审批,拿到银行承诺后,才会通知客户签购房协议,交纳定金。
一家地产中介的置业顾问杨小姐表示,银行对房贷的合规性要求非常严格,从香港人李女士替母亲买房的例子可见一斑。新政前,为了给在深圳生活的母亲买套房,李女士签下了一份购房协议,以近100万元买下南山一套7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并交了8万元定金。由于李女士是香港籍,母亲在深又没有一年以上的税收和社保的完整证明,中介帮她联系了四五家银行,都批不了贷款,现在面临退房的问题。
对前面提到的张先生这样的首次置业者,银行也会根据其信用状况确定首付和利率,条件稍弱的,会将首付两成提到三成,利率升至8.5折左右;还款能力欠缺的首次置业者,还可能被银行拒贷。
“刚需”可关注中小银行
相对于大银行,去年放贷少的中小银行仍在如常办理房贷业务。对于急需贷款买房的“刚需”一族专家建议,多与中小银行联系,从中选择审批条件合理、放款速度快的。
一家总行设在北京的深圳中型银行去年偏于保守,房贷发放量非常少,在贷款结构中,房贷占比较轻。近期,该行面向一、二套房积极开展贷款业务。月初以来,对首套房,该行基本执行首付两成、利率七折的最大优惠。近日,虽然将首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三成,但对优质客户仍留有商谈余地。
确需购买三套房的市民仍有获得房贷的机会。记者获知,一家总行位于深圳的中小银行仍可发放第三套房贷款,首付为五成五以上,利率比基准上升两成。不过,申请人得受得住“近乎苛刻”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