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现行刑法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者定罪是否恰当

大律师网 2015-03-24    0人已阅读
导读:2004年公安部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17889起,造成107077人死亡。因驾驶员违法驾车导致交通事故的有465083起,造成93550人死亡,占全年死亡总数的87.4%。这一组组庞大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这一批批

2004年公安部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17889起,造成107077人死亡。因驾驶员违法驾车导致交通事故的有465083起,造成93550人死亡,占全年死亡总数的87.4%。这一组组庞大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这一批批“前仆后继”的杀手令人毛骨悚然!据有关部门统计,从年初至今,全国交通肇事逃逸率比去年上升了四成以上,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面对如此严重的交通事故,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其中追究肇事者刑事责任成为制裁此类行为最严厉的惩罚。而针对肇事后逃逸人员,国家法律更是给予了重上加重的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明确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笔者认为,现行刑法对交通肇事及逃逸(未致人死亡)者的定罪量刑适当,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经济损失并挽救伤者生命。但对逃逸后致人死亡者的定罪却不恰当,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也不能很好地遏制肇事者逃逸现象的发生。笔者想通过两个真实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李甲与其雇佣的司机丁乙在驾车过程中将张丙严重撞伤,在犹豫和彷徨中将伤者抬上货车。待二人将废品运到收购站,最终决定将张丙送往医院时,才发现张丙已气绝身亡。为逃避罪责,二人将张丙弃尸路边后逃逸。公安机关侦破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