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三中全会明召开农村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大律师网 2016-12-13    0人已阅读
导读:30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开启了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大幕,中国农村被压抑已久的活力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唤醒;30年后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中国农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明日即将召开

30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开启了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大幕,中国农村被压抑已久的活力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唤醒;30年后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中国农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明日即将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也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业界预期,本次会议将在粮食问题、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多方面有所突破。

农村金融扶持加码

北大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王曙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希望此次会议能够在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症结上有所突破。他认为,农村改革的方向是逐步放开农村要素市场,健全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30年农村改革,我们提倡统分结合(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承包经营相结合),但基本是分而不合,这样的小农经济已经不适应当前全球化、大规模产业化的竞争要求。”他表示,中国必须要有组织地实现由小农经济向大农业的转变。

在农村金融方面,他认为要做好两项“对接”工作,一是把国家财政的惠农政策与农村金融机构对接,对于支持“三农”业务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另外,要实现大金融机构与农村小金融组织的对接,比如委托贷款等。

相关人士透露,本次会议呼声较高的几大专题,可能土地管理制度突破空间有限,而农村金融方面由于明确税收和财政扶持可能将有较大突破。

“在土地管理制度方面,还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制度不变。”这位人士表示。

此前由于部分土地承包即将到期,1997年,国家决定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不变。从实际情况看,截至2000年,全国已有98%左右的村组开展了延包工作。如果扣除沿海发达地区、城镇郊区实行招标承包的责任田以及各地预留的机动地,实行家庭承包的耕地承包期达到30年的占95%以上。承包期不足30年的,大多数在已经或者列入城镇建设规划范围内的城镇郊区。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在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方面将态度明确,比如允许农民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等。”而此前市场呼声较高的土地承包经营可用于抵押预计也难有突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农村形成的现在这种基本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总体上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倘若没条件在农业外部的宏观环境上作重大政策调整,就应该继续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要轻易改变。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