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破产企业的无形资产及权益?
根据《企业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破产企业的无形资产及权益,首先应当进行全面清查和评估。评估应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按照市场价值原则进行,确保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得以体现。
1. 知识产权: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可通过公开拍卖或者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其他主体,所得款项纳入破产财产,用于清偿债务。
2. 合同权益:若企业存在可期待的合同收益,经法院许可,管理人可以继续履行合同或转让合同权益,以此增加破产财产。
3. 商誉等其他无形资产:同样需经过专业评估后,依法定程序进行处置。
此外,《破产法》规定,对破产企业的无形资产,还应当考虑其对社会公益的影响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等因素,保证处置过程公平公正,符合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条、第一百一十三条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资产转让涉及哪些必要的法律手续?
资产转让,是指财产所有权或者财产权利由一方转移给另一方的行为。资产转让涉及的法律手续较为严谨且具体,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签订转让协议:首先,转让双方需要基于自愿、平等的原则,通过协商一致后签订书面的资产转让合同。合同中应明确转让的资产内容、价格、支付方式、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关键事项。
2. 资产评估:对于大型或重要的资产转让,通常需要进行资产评估以确定资产价值。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国有资产在转让前必须进行评估。
3. 审批/备案:特定类型的资产转让可能需要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或备案。例如,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资产转让需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符合《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4. 税务处理: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的税收法规,资产转让行为可能会产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税费,转让双方须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办理相关纳税手续。
5. 权属变更登记:依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对于房产、土地使用权等不动产的转让,需到相应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以上各步骤和规定旨在确保资产转让行为的合法合规性,保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如何确定破产企业资产的评估标准?
确定破产企业资产的评估标准,是破产清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产价值,以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在破产法体系下,这一过程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同时考虑市场价值原则、变现能力原则以及相关性原则。
1. 市场价值原则:评估企业资产时,首先应参照相同或类似资产在正常交易条件下的市场价格,力求反映出资产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所能实现的价值。
2. 变现能力原则:由于破产清算的目的在于将资产转化为现金偿债,因此在评估时还需充分考虑资产的快速变现能力,即在一定期限内以合理价格出售的可能性。
3. 相关性原则:需要根据破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资产特性进行评估,剔除那些对企业破产清算无实质影响的无效资产或负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管理人应当及时拟订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破产财产变价方案应当载明破产财产的分类、估价方法、变价方式等事项。”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八条规定:“破产企业的财产应当以清算价格为准。清算价格是指在拍卖条件下,最可能对破产财产进行整体变现的价格。”
具体操作中,通常由法院指定或债权人会议选任的专业资产评估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和程序,结合上述原则对破产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并出具正式的资产评估报告。
处理破产企业的无形资产及权益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市场化、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产业发展。我们将协助破产管理人对无形资产进行合法、合规、合理的处置,推动破产清算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