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收入水平可申请公租房?
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1号),申请公租房的人群主要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对申请人的收入水平有一定的限制,但具体的收入线标准由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法律依据: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群众住房状况、房价水平、保障对象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水平,并定期调整。”这意味着,申请公租房的具体收入标准需要参考各地的具体政策。
公租房转租所得收益归属权如何界定?
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是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提供的一种保障性住房。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公租房的使用权是有限制的,不允许私自转租以获取经济利益。如果承租人未经许可转租公租房,其行为可能违反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公租房的使用权利是由政府授予的,承租人只拥有使用权,并无所有权转租公租房所获得的收益并不属于承租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承租人赔偿损失公租房的转租行为不仅可能被认定为无效,而且承租人还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1.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1号)第十七条规定:“承租人不得擅自转租、出借公共租赁住房,不得改变住房用途,不得破坏或者擅自装修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这表明,公租房的承租人无权转租房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从法律角度来说,公租房的转租所得收益不应归承租人所有,而是应当归属于公租房的所有者,即政府或相关住房保障机构。同时,承租人的这种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于想申请公租房的个人或家庭,建议咨询所在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或查阅当地政府发布的最新公租房申请政策,以了解具体的收入水平要求和其他相关条件。同时,由于公租房政策可能随时间变化,及时关注官方信息更新是非常必要的。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别担心!大律师网为您提供专业律师咨询服务,快速解决您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