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

大律师网 2024-10-04    0人已阅读
导读: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同法律事件不同之处在于它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人们有意识的自觉活动的结果。包括作为(即积极的行为)和不作为(即消极的行为)。那么民事法律行为具体是什么呢?大律师网为您解读。
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

  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它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属于合法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是意思表示,即行为人欲通过其行为在法律上取得一定效果的意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怎么区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

  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发生效力。

  依法律行为取得,是传来取得;依事实行为取得,是原始取得。

  法律行为都是合法行为,事实行为区分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在上文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相关问题也都可以咨询大律师网,不同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