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五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或者医学临床研究。
还有可能构成医疗事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
第二十三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树立敬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救治患者,执行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措施;
(二)遵循临床诊疗指南,遵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医学伦理规范等;
(三)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依法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
(四)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医学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五)宣传推广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对患者及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五十八条 严重违反医师职业道德、医学伦理规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或者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五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或者医学临床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诊疗规范的规定及医疗准则,超过了疾病实际需要的诊断和治疗范围,实施了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利益不必要的诊疗活动,造成患者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行为。简单说,过度医疗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
过度医疗的基本特征包括:
使用的诊疗手段超出了疾病诊疗的基本需求,不符合疾病诊疗的规律和特点;
采用非“金标准”的诊疗手段;
对疾病基本诊疗需求无关的过度消费;
费用超出了当时个人、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过度医疗怎么处罚?”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在上文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相关问题也都可以咨询大律师网,海量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