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买卖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房屋买卖行为,在二手房买卖中会发生很多纠纷,因此我们需要防范一些风险。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2018年二手房买卖一方违约 守约方怎么主张违约金?
【案例】
王某购买李某位于市南区一处房产,签订了《二手房购房合同》,约定如一方违约不履行合同,需要向对方支付总房价款20%的违约金,并承担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王某支付了40%的房款后,剩余房款等待李某偿还银行贷款并解押后办理银行贷款,然后再过户。后由于青岛房价大幅上涨,涨幅超过50%,李某欲毁约。
王某能获得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以及赔偿金吗?
房屋价格上涨,卖方违约时,在合同约定范围内,买方可以要求卖方双倍返还定金,也可以要求违约金。如果定金(定金比例一般不超过房产总价的百分之二十)或者违约金不足以弥补买方的实际损失,买方可以向法院要求增加损失赔偿数额。在违约金和损失赔偿约定并存时,当事人有权选择一种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张权利。所以,王某根据合同约定可以主张20%违约金,如能证明自己的实际损失高于违约金,王某可选择要求李某承担购房差价的损失。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百一十二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一百一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争议焦点与律师解答】
购房合同中常见的违约金问题:
一、违约金是否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
在很多房屋中介的买卖合同的格式条款中,通常将违约金约定为总房价的20%。很多人以为违约金最多只能约定为20%,这是理解错误。我国的《担保法》中规定了定金比例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但没有规定违约金为合同标的的20%,也许对违约金的理解错误是根据定金而来。但定金和违约金并不是一回事。违约金比例,完全可以由房屋买卖的双方根据自己的意愿协商确定。
二、房屋买卖合同违约金中约定了违约金,一方迟延履行合同义务时,守约方是否就可以主张全额的违约金?
在二手房买卖合同中,通常还会约定一种“滞纳金”,主要是针对迟延履行合同义务时,违约方支付的;另外一种是违约金,通常是指一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违约方需支付给守约方的。很多人混淆了这两种违约金的适用,在一方稍有违约情形时,守约方就希望能要求20%或者更高额的违约金,但其实是不能得到法律支持的。一般是在一方严重违约,导致合同解除时,才承担此部分违约金。如果合同继续履行,一般参照“滞纳金”追究违约责任。
三、既然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数额,就应该按照约定执行?
违约金可以由买卖双方依据自己的意愿协商确定,但如果发生纠纷,并不一定能完全按照约定的数额进行。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是一种补偿,主要的作用是弥补守约方的损失。因此如果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针对损失过高或过低,都可参照实际损失进行调整。
因此,房屋买卖双方要结合法律规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约定违约金比例,才能合理的保障自己的权益。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交流学习,若本文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