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用人单位违规辞退劳动者怎么赔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05-30
导读:现实生活中,一般没有单位随意辞退劳动者,违规辞退劳动者都是要支付补偿金的。那么用人单位违规辞退劳动者怎么赔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跟着大律师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用人单位违规辞退劳动者怎么赔偿?

  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当中规定的情形,违规将员工辞退的,此时需要按照经济补偿金的2倍来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应当协商解除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却单方强行解除的。

  2、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尚未达到过失性辞退的条件,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未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违法裁员的。

  5、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在禁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强行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45条规定,在劳动合同需要顺延的情形下强行终止劳动合同的。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有哪些?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

  1、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的约定时,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金钱的责任形式。根据违约金的性质.违约金可分为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赔偿性违约金是指旨在弥补一方因另一方违约所受到的实际损失而约定的违约金;惩罚性违约金是指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数额可以大于守约方实际损失的违约金。根据国家对违约金的干预程度,违约金可为分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两种。凡是以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就属于约定违约金;由法律规定的违约金,就属于法定违约金。原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5号,以下简称(通知))第3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这一规定确立了约定违约金是我国承担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目前我国劳动法律法规没有对法定违约金作出具体规定。

  2、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指一方当事人违法、违约造成对方损失时,应以其相应价值的财产给予补偿。《劳动法》第9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赔偿损失是我国承担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这是承担劳动合同违法责任的主要方式。

  3、继续履行。继续履行是指违反合同的当事人不论是否已经承担赔偿金或违约金责任,都必须根据对方的要求,并在自己能够履行的条件下,对原合同未履行的部分继续按照要求履行。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