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需要办营业执照吗?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有哪些?

2020-06-20
导读: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多见于政府财政投资兴办的医疗机构。那么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需要办营业执照吗?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有哪些?跟着大律师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需要办营业执照吗?

  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

  但是,按国家规定,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

  1、对其按照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

  2、对其取得的非医疗服务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部分,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就其余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3、对其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

  4、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5、鼓励对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捐赠,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有哪些?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 O O O>4 2 号),对营利性医疗机构有关政策是:该机构取得的收入应按规定征收各种税收。为了支持营利性医疗机构自身的发展,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可自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三年内给予以下优惠政策:对其取得的医疗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

  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政策是:

  1、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的医疗收入免征各种税收,不按照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收入,不得享受这项政策;

  2、从事非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应按照规定征收各种税收;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条件的部分,经税务部门批准,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就其余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4、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

非营利与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区别

  1、经营目标不同

  营利性医疗机构运行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运行目标是为特定社会目标,不以赚钱为目的。

  2、分配方式不同

  营利性医疗机构盈利后,投资者对税后利润可以分红,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以赚钱为目的,但为了扩大医疗规模,也可适当盈利,但这种盈利只能用于自身发展,不能分红。

  3、处置财产方式不同

  营利性医疗机构经营不善而终止服务,投资者个人可以自行处置其剩余财产;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终止服务后,其剩余财产只能由社会管理部门或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处置。

  4、收支结余的用途不同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支结余是用于投资者回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支、结余不能用于投资者回报,也不能为其职工变相分配,所有利润和盈余只能投入到机构的再发展中,用于购买设备,引进技术,开展新的服务项目或向公民提供低成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5、是否享受财产补贴

  政府办的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定向补助为主,由同级财政安排。营利性医疗机构没有任何财政补助。

  6、价格标准不同

  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服务成本或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订价格.,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医疗机构按照主管部门制订的基准价,并在其浮动范围内,确定其本单位实际医疗服务价格。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