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私自出卖保管的财物受罚吗?代为保管包括哪几种情形?

2022-09-01
导读:我们在进行保管的时候,寄存人就需要和保管人达成一种约定。但是有时候保管人会做出私自出卖保管物的情况。那么私自出卖保管的财物受罚吗?代为保管包括哪几种情形?怎样提起侵占罪诉讼?现在就跟随大律师网的小编来一起往下看了解一番。

私自出卖保管的财物受罚吗?

  行为人代为保管他人财物,后将财物私自出卖,可推定其拒不退还,可以侵占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不定诈骗。但是,行为人出卖财物的行为构成其他犯罪的,应以较重的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不应数罪并罚。

代为保管包括哪几种情形?

  (1)委托行为。委托行为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为实现委托事务,将自己的财务交给受托人的行为。受托人由此获得了在委托期间对他人财物的保管权。

  (2)保管行为。根据法律的规定,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在保管合同中,保管人占有寄存人的财物,负有妥善保管和依约定返还的义务。保管关系的建立使寄存人的财物处于保管人的控制之中,形成财物的代为保管状态。

  (3)借用行为。指出借人将财物无偿交给他人使用,借用人于约定期内将原物返还出借人的行为。借用人通过借用行为获得了对他人财物的使用权,但该财物的所有权并不发生转移,仍由原权利人享有。

  (4)租赁行为。租赁包括一般租赁和融资租赁。一般租赁是指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占有、使用、受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5)担保行为。担保是指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财物上设定担保物权的行为。由担保而形成 的物权,称为担保物权。在担保物权中,转移占有的有两类即质押和留置。

  (6)行纪行为。行纪行为是指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向行纪人支付报酬。在财物未处分的情况下,该财物处于行纪人的控制之下。

  (7)货物运输行为。货物运输行为是承运人将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至约定地点,托运人支付运费的行为。在货物运输行为中,承运人为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置货物于其它工具之上,如无托运人押运,则货物完全处于承运人管理和控制之中,形成了代为保管的状态。

  (8)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律上或契约上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事实行为。在无因管理情况下,行为人与他人之物形成了事实上的管理与支配关系。

  (9)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法律规定或约定,使他人受损害而使自己获得利益行为。不当得利事实将在不当得利人与受害人之间引起债的关系。不当得利人负有返还受害人的债务,而受害人则享有请求返还财物的权利。

怎样提起侵占罪诉讼?

  《刑法》第270条第3款规定,对于侵占罪告诉才处理。即国家司法机关对侵占罪采取不告不理的原则,只有被害人告诉的,司法机关才能开始追究侵占罪行为人的刑事诉讼活动。

  (一)告诉的主体。

  一般情况下,侵占罪的告诉人应是被害人。但是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二)告诉的对象。

  被害人应向谁告诉侵占罪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4条的规定,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被害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中任何一司法机关告诉的,都应视为已经告诉。

  (三)侵占罪的诉讼形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23号)第一条的规定,侵占案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而不属于公诉案件的范畴,因此,侵占案件只能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并按自诉案件审理程序进行审理。

  上述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出的相关法律知识点,欢迎阅读观看了解。还有任何的问题可以在大律师网站致电客服,我们会为你提供帮助。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