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报天定高速公路“质量问题”初步调查结果

大律师网 2012-01-08    100人已阅读
导读:中国大律师A>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就备受社会关注的天(水)定(西)高速公路通车半年就出现“质量问

  中国律师A>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就备受社会关注的天(水)定(西)高速公路通车半年就出现“质量问题”的现场初步调查结果进行了通报,通报称,经专家调查组现场调查和试验分析,初步认定出现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进场原材料把关不严,路面用碎石含泥量及针片状含量超标;二是施工单位施工过程控制不严,压实度不足造成局部路面空隙率大,局部渗水;三是在不良环境下施工,存在将雨水封入路面结构内部及低温施工导致路面空隙率偏大,为路面出现坑槽埋下隐患。

  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武志斌说,今年6月下旬,天定高速公路约31公里路面沥青面层出现了坑槽病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责成省交通运输厅查明原因,尽快恢复道路。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立即采取相关措施,一方面,要求天定高速项目建设单位抓紧对路面病害进行处治;另一方面,组成专家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原因,明确责任。截止2011年9月26日,路面病害已处治完毕。


  武志斌说,今年6月下旬,天定项目办在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例行巡查时,发现天定路面1标病害,立即通知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并联合成立病害调查组,进行初步调查。与此同时,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专家调查组,通过察看现场、查阅原始资料、试验检测分析,初步明确了责任。因天定高速公路尚处于质量缺陷责任期,按施工合同约定,施工单位应无条件返工处治。随后,施工单位提出了施工方案,同时调配拌合楼、路面摊铺机、压路机等路面施工设备,并投入足够的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于7月14日开始返工处治。截止9月26日,处治工作已全面完成。此次返工费用约1.2亿元,均由施工单位承担。


  武志斌表示,下一步,将由省监察厅、省质监局、省交通厅等部门共同组成工作组,在省交通厅此前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深入调查,结果将向社会公布。同时,将责成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加强天定高速公路缺陷责任期的质量巡查和对返工路段的质量监测,认真做好日常运营养护工作,为过往车辆提供良好的通行保障。


  天定高速公路全长235公里,概算总投资87.5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约3700万元。建设工期4年,质量缺陷责任期2年。其中,路面工程划分为6个施工标段,总投资13.6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约580万元。2010年12月底,除秦州隧道外,全线经交工验收后投入试运营。此次沥青路面病害主要集中在该标段k131+100∽k162+100约31公里路段内。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