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官员该不该拥有奢侈品?

大律师网 2012-12-24    100人已阅读
导读: “名表门”的背后是在呼唤财产公开   最近,陕西省安监局长因戴名表引发社会热议,给一些官员带来网络焦虑和心理余悸——那么,官员该不该远离奢侈品?

“名表门”的背后是在呼唤财产公开

  最近,陕西省安监局长因戴名表引发社会热议,给一些官员带来网络焦虑和心理余悸——那么,官员该不该远离奢侈品?

  “人肉”奢侈品,意在希望财产公开

  “千万不要误解,网民只是对官员使用名烟、名包、名鞋、名表等奢侈品感兴趣。其实,这曲折反映了社会大众对官员财产不透明的不满,以及对财产公开的呼唤。”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胡泳副教授说。

  他认为,以陕西“名表门”为例,网民的穷追不舍起码表明两个“不信任”:一是不信任你凭合法收入能买得起11块名表?二是不信任你除了名表,就没有其它不廉洁的事?这说明,加大官员财产公开力度,是发现和遏制腐败的有效途径。

  公开能中止揣测和怀疑。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教授现身说法:2003年,他从中南财经大学调机关后,不坐分配的公车,而是花41万元买了一辆大切诺基越野车,当时在武汉“够奢侈的”。“我通过会议、博客说明我多年当教授的收入,足以买得起这部车,等于是财产申报和公开,结果没人说我腐败。”

  “官员能否购买、使用奢侈品,其实是个伪命题。官员拥有一两件自己喜欢的奢侈品,并不为过,只要是合法收入购买的。”叶青说,从昔日南京周久耕的落马,到如今陕西安监局长被调查,网民一路追踪的不止是官员奢侈品的多寡,而是官员财产的合法性和阳光化。而这一点,常常为网络“看点”所掩盖。

 官员,不能追捧奢侈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教授认为,官员应该远离奢侈品。他强调了两条理由:

  首先,党和国家对官员有廉洁从政的要求,而且官员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慎言慎行,不脱离群众,是基本的从政伦理。因此,官员不应该成为奢侈品的崇拜者,因为这会引领社会陷入对奢侈品的盲目追求。即使官员消费的是自己的合法收入,也应提倡朴素、节约的消费观,反对奢靡之风。否则,将有损执政形象和社会风气。

  其次,在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的转型期,干群之间的关系比较敏感。老百姓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掌权者身上,官员往往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再加上处于微博时代,个别官员不检点的行为极易引发网络事件。这就要求官员,更加密切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