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所谓的“律师舌如簧,公然挂牌执业。在她这里,工伤、财产纠纷、经济纠纷、遗产纠纷都代理;她还自吹丈夫系司法系统高官,打官司能打通关系。
10月中旬,得知假律师方洁被抓后,一批受害者纷纷来到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人民检察院询问案件进展情况,不少受害人向检察官表示:“方洁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挂牌营业,收的代理费也给我们开了收据,谁能想到她会骗我们。方洁骗我们的钱,我们能等警方追赃,但她收了我们的工伤等证据材料,不还给我们,到时候两年诉讼时效过了,我们想让法律保护都没理了。”
假律师“执业” 最高骗13万代理费
受害人所说的假律师方洁,名为王昕,系乌鲁木齐市人,现年41岁。大学毕业后,王昕曾在多个律师事务所打过工,对律师代理案件的程序,以及如何与当事人沟通、掌握谈话技巧烂熟于心。
然而王昕却一直未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看着身边的律师朋友收入不菲,生活安逸,王昕禁不住诱惑,萌生了自己开律师事务所 “执业”的贪念,而且她敏锐地将目光瞄准了农民工工伤维权及各类民事纠纷,认为这是迅速敛财的捷径。
2009年11月起,为防止有关部门检查,王昕以虚构的律师事务所租赁房屋,作为办公地点,并用律师“方洁”的假名进行“执业”,获取当事人的信任后,骗取代理费,却不为当事人进行相关法律服务。
据王昕所骗的28名受害人讲,王昕谈起工伤、买卖合同、劳动仲裁等相关法律术语非常专业,并且对司法机关的办事流程相当熟悉,她给人的承诺是:一定打赢官司,要回赔偿等。大多数当事人都被她的种种假象所蒙蔽,当王昕以多种理由收取各项诉讼代理费时,许多打工者哪怕借钱也会凑齐代理费。
其中,王昕以帮一名受害人代理一起财产纠纷案为由,分两次骗取受害人13万元代理费。
疯狂行骗 频繁换办公地址
2010年至2012年间,王昕频繁代理案件,当收取一部分案件当事人交纳的代理费后,她或是将一些案件交给律师朋友办理搪塞当事人;或是向当事人谎称案件已经在法院立案,当感觉自己的行踪快要暴露后,便迅速变换一个办公地点,继续“执业”。
为了逃避当事人追责,王昕在向当事人收取代理费时,全用方洁的假名开收据,当受害人查询时,却发现查无此人。
2011年10月,王昕以方洁的假名取得一名受害人张某的信任,称可以帮张某代理经济纠纷案件。当王昕帮张某要回5万元欠款后,却迟迟不肯交给张某,而是据为己有。在张某屡次找王昕追要时,王昕又玩起了金蝉脱壳的把戏,一夜之间变换了电话号码和办公地址。
自诩有高官丈夫 什么案件都接
在王昕频繁换地“执业”的过程中,当她再次接触新的当事人时,又出收费新花招,总会有意暗示自己的丈夫为司法系统高官,要求当事人交纳各种名目的送礼费,称让其丈夫帮忙打通各种关系网,确保官司打赢。
不少案件当事人原本生活就很困难,他们中多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找王昕寻求法律帮助的,王昕掌握了当事人急于获得赔偿的心理,频频向他们灌输“打官司、打关系”的思想,致使许多当事人上当受骗的。
2012年8月,受害人司某原本已经被人骗了一次,经人介绍找到王昕,王昕以代理治安案件为由骗取司某诉讼代理费8000元,却没有为司某提供任何法律服务。
据了解,警方抓获王昕时,她交代了多起作案事实,涉案金额高达35万余元。案发后,王昕的家人表示,对其行为并不知情。
11月8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人民检察院以王昕涉嫌诈骗罪、侵占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主办本案的检察官说,王昕骗的大多是来疆务工、生活困难人员,他们为维护权益,把法律当做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把所有信任和希望寄托在王昕身上,然而王昕正是抓住了受害人病急乱投医、不懂法律的心理,轻而易举地炮制了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