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开学后不久,清远、河源两市的初一学生就领到了人教版、仁爱版两本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引起众多师生困惑,不知选用哪本教材。
事情缘起于两市教育局在开学前突然用人教版教材替换仁爱版的决定,这一决定遭到举报,很快被教育部叫停,仁爱版也随后发放到学校。为什么突然换上新教材,而又为何随后补发老教材?教材的混乱,引起师生们的质疑。
仁爱版教材原本是清远、河源两地使用多年的教材,早在2007年,广东省教育厅核定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写的英语教材作为江门市、肇庆市、清远市、揭阳市、云浮市和河源市6个城市的指定教材。
不过,情况发生变化,据羊城晚报报道,2014年7月3日,清远市教育局贴出“2014秋季中小学教材选用情况”公示,包括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小学英语、初中英语、高中英语5个被调整学段,全部替换为人教版教材,每一学段共设9名评委,除高中英语外,各学段参会人员皆是全票通过。而河源市则另行聘请异地教师为该市学校评选教材,同样转投人教版。
但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用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地市教育部门应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教材选用工作。该委员会应有骨干教师、校长、学生家长代表及教育行政、教研人员组成。教材选用委员会的成员要具有高级教师职务,在本地区有一定知名度,能秉公办事,且于教材编写、发行无任何关联。教材选用委员会要通过民主程序产生,进行公示,并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教材选用委员会选用结果应予以公示,并报省级行政部门备案。”
对此,8月12日,仁爱所向教育部举报,称广东省河源市、清远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6市州教育局未经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且没有公示选用结果,就擅自更换教材。
双方各执一词
教育部很快做出响应,分别于8月19日、28日给广东省教育厅下发教基二司函[2014]143号、教基二司函[2014]145号的函件,称河源、清远两市违反教育部规定,要求两市纠正违规更换初中英语教材行为。
清远市教育部门则称,选用前曾书面征求了各县(区)学校的意见,普遍认为科普(仁爱版)《初中英语》是初中零起点教材,而广东省2006年起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英语教学,不适合本地区教学实际,同时没有配套教辅,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并且,教材选用履行了评审、投票、公示、报省教育厅批准等程序,教材选用手续完全符合教育部教材选用的有关规定,经得起教育部检查。
但举报人对此并不认同,他对财新记者表示,清远从去年就想搞清远广州教材一体化,但清远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要低于广州,教材选用应多元化,如今更换教材追求一体化背离清远的实际情况。
实际上,更换教材的并不只是清远、河源两地。与此同时,湖北随州、恩施、黄石、孝感4个地市也更换了教材,情况与广东类似,大多都用人教版教材替换现行教材。对此,教育部同样在8月28日致函湖北教育厅要求纠正。
接到教育部函文后,8月31日,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出《关于配合清远市和河源市纠正更换教材工作的函》,要求支持和配合两地市做好纠正工作,省新华书店按要求暂时接收仁爱版《初中英语》105936册教材。9月2日,省新华书店将仁爱版英语教材发给两市各县(区)的新华书店。
尽管如此,据举报人透露,据他了解,迄今为止,上述两省六市约三分之一的教材已发到学校,但到学生手中的只有十分之一,这意味着,尽管开学达两周之久,学生们仍然未能用上原来的教材。而广东河源、清远两地仅初中英语教材总价值就超过一百万元,“这些滞留的原始教材将全部由财政买单,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浪费”。
举报人还对财新记者表示,目前广东省教育厅的上述函件没有明确教材应更换成何种版本,“广东省教育厅态度暧昧,这实际是在玩拖延战术,让换教材这件事就此不了了之”。在9月12日晚,广东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公开表示将按教育部要求处理两地英语教材问题。
教材发行利益几何
对于广东等地更换教材的原因,举报人表示,“事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上述地区选用的新教材都是出版集团的租型教材,其中广东的人教版教材都是由广东省出版发行集团代理,具体而言,“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广东省出版发行集团签定代理租型协议,为提高人教版教材市场占有率,广东省出版发行集团教材中心公关各地教育局,要求替换掉其他出版单位教材来增加出版集团租型教材的市场比例。”
仁爱版教材,源于教育部在2001年启动的教材多元化改革。此改革放开了全国所有出版单位、个人、团体对中小学教材的编写权。获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教材,即可出版投入使用,从而打破了全国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统天下的格局。仁爱所借此成为惟一一家教育部认可、拥有中小学教材编写资格的民营教材研究机构。
不过,虽然仁爱所属于上述教材的著作权人,但根据中国有关
法律法规不意味着它一定享有教材的发行资格。在现实中,原创教材在各地普遍采用这样的发行模式:地市选定教材后,组织教材编写的出版社或独立的教材编写机构出资组织出版并印刷教材。他们虽然属于发行权所有人,但须再与通过政府采购程序确认的发行商签订合同,授权由后者办理发行。
这意味着,政府指定的发行人,才有资格将教材配送到各个学校,并负责收取教材的货款,并从中抽取巨额发行费用。虽然仁爱自己有发行资质和配送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仁爱拥有配送的资格。而在广东,自2007年,广东省出版发行集团就成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材的统一供应商。目前,该集团本版及代理的基础教育教材占全省市场份额的75%以上。
举报人表示,广东、湖北此次的教材更换事件与2010年安徽的教材更换事件如出一辙,(详见财新新世纪周刊封面报道《谁换了我的教材》),他称,广东省出版发行集团没有经过任何招标就成为该省唯一发行商,即便是发行仁爱版教材也能吃掉其中高达28%的发行利润,但该集团不满足于此,还希望进一步通过更换教材而选用自己所代理的教材,来拿下由其所出版的配套教辅的利润。“这其中,利润空间巨大,充满着暗箱操作”。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
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