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特别程序适用什么案件?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的救济方式有什么?

大律师网 2020-10-26    100人已阅读
导读: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特别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是特定的,仅适用于部分案件,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和裁定送达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得上诉和申请再审。大律师网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特别程序”的相关内容,那么,特别程序适用什么案件?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的救济方式有什么?特别程序有什么特点?下面,一起阅读了解吧。

特别程序适用什么案件?

  特别程序案件不是为了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而是为确认某种法律事实是否存在,某种权利的实际状态。这是一种法律拟定,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而设立的一种制度。特别程序案件除了选民资格案件和重大、疑难案件,需要由审判员组成的合议庭(没有人民陪审员)审理以外,其他案件均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实行一审终审,依照特别程序审理所作判决和裁定,自送达之日起,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得上诉,不得申请再审。

  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有:

  (1)选民资格案件;

  (2)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

  (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4)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5)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6)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另外,对指定监护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比照特别程序进行审理。

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的救济方式有什么?

  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作出的判决书、裁定书,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作出该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异议成立或者部分成立的,作出新的判决、裁定,撤销或者改变原判决、裁定;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当事人不能提起上诉。特别程序案件仅确认特定法律事实是否存在,不解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不存在明确的当事人对立关系,也没有原告和被告。对于特别程序案件,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例如:王某和李某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下签订了调解协议,双方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效力。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发现调解协议内容涉及知识产权确权,裁定驳回申请。王某和李某可以自收到裁定书15日内提出异议。

特别程序有什么特点?

  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某些非民事权益争议案件所适用的特殊审判程序。特别程序不同于审判一般案件的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是特定的。其特定性表现在:

  第一、特定的法院适用特别程序的人民法院是特定的,即仅限于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以上人民法院不适用特别程序。第二,特定的案件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是特定的,即限于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和非讼案件。在这两类案件中,不存在民事权利义务之争,也不存在利害冲突的双方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60条的规定,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具体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公民失踪案件、宣告公民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此外,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指定或撤销监护案件,从性质上讲也是非讼案件,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应当比照特别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

  二、特别程序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一)特别程序的审理是对某种法律事实进行确认

  依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不是解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而是确认某种法律事实是否存在,确认某种权利的实际状况。按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则是要依法解决民事权益冲突,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

  (二)没有原告和被告

  特别程序的开始,是因申请人的申请或起诉人的起诉而开始。申请人或起诉人不一定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且他们没有对方当事人。依照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则必须是由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原告提起,有明确的原告和被告双方当事人。

  (三)实行一审终审

  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判决书一经送达,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申请人或起诉人不得提起上诉。而依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外,都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不服,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四)审判组织特别

  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案件,审判组织原则上采用独任制,只有选民资格案件和重大疑难的非讼案件,才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而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按简易程序审理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才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五)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

  按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以后,如果发现判决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方面有错误,或者是出现了新情况、新事实,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人员的申请,查证属实之后,可依特别程序的规定撤销原判决,作出新判决。而依照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判决生效后,发现确有错误,必须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予以纠正。不经审判监督程序,任何机关和个人均无权撤销生效判决。

  (六)案件审结期限较短

  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案件,审理期限较短。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非讼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1个月内或者公告期满后1个月内审结,而按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按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七)免交诉讼费用

  按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一律免交诉讼费用。而按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论是财产案件,还是非财产案件,都必须依法交纳诉讼费用。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