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是在一定期限考察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份子是否可以不用执行原判的刑罚制度。在小编看来就是给犯罪份子一个不坐牢的机会。缓刑考验期是从判决确定日开始算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刑法条文规定的“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中的确定之日应是指判决宣判之日。
如果是缓刑期满发现漏罪没有规定怎么处理,规定了缓刑考验期内发生漏罪,这时需要撤销缓刑,对前后罪进行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缓刑考验期内本就更应该小心,要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的会客规定以及如果想离开居住地需要跟考察机关报备并获得批准才可以。要是发现新罪肯定是撤销缓刑。
我国《刑法》根据缓刑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的表现规定了三种法律后果:
一、根据该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二、根据该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三、根据该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综上可知,想要犯罪不坐牢还是得老老实实遵守法律法规。缓刑考验期内不能犯新罪,考验期的期限是从判决确定之日开始算的。以上便是大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缓刑考验期法律知识,如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大律师网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