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伤残鉴定要请律师吗?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什么?

大律师网 2022-04-13    100人已阅读
导读:俗话说,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危险,在我们身边随时会发生伤残的情况。而有些伤残是在生活中或工作中发生的,有些伤残是生来就有的。那么,伤残鉴定要请律师吗?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什么?下面大律师网小编将为您一一解答。

伤残鉴定要请律师吗?

  不一定请律师,但是交通事故计算非常复杂,计算的项目有住院费、住院伙食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数十项,少一项都会影响你主张的数额。还有就是计算标准要看你所在地区的的经济情况的,每个省都不同。另外,你是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都不同的,还有就是你住院的时间长短也不同的。故请专业律师为你维权是有必要的。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什么?

  国家规定根据受伤人员伤残状况将其评定标准划分为十级。

  1、一级伤残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2)意识消失;(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二级伤残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3)不能工作;(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三级伤残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3)明显职业受限;(4)社会交往困难。

  4、四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3)职业种类受限;(4)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五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3)需要明显减轻工作;(4)社会交往贫乏。

  6、六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2)各种活动降低;(3)不能胜任原工作;(4)社会交往狭窄。

  7、七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2)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3)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4)社会交往降低。

  8、八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2)远距离流动受限;(3)断续工作;(4)社会交往受约束。

  9、九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3)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10、十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3)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伤残赔偿标准是什么?

  伤残等级作为赔偿标准的系数,即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九级伤残乘以20%,十级伤残乘以10%。

  具体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

  1、医疗费医疗费包括当事人为治疗伤疾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

  2、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交通费根据当事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亡事故处理的死者亲属(不得超过三人)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5、住宿费当事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

  6、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7、营养费营养费是指当事人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营养费根据当事人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

  8、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当事人伤残等级,按照当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9、残疾辅助器具费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10、丧葬费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11、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当地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12、死亡赔偿金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以上就是大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关于伤残鉴定的相关内容,若您还有其它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前来大律师网进行法律咨询。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