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位继承人是第一顺序继承人。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而子女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遗产继承】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遗产继承】: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遗嘱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1、公证遗嘱。公证遗嘱即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的遗嘱。
2、自书遗嘱。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3、代书遗嘱。代书遗嘱是由他人代笔书写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4、录音遗嘱。录音遗嘱是由录音机录制下来的遗嘱人口授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5、口头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也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法律依据
《遗嘱公证细则》第六条
《遗嘱公证细则》第六条【遗产继承】:
遗嘱公证应当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由其中一名公证员在公证书上署名。因特殊情况由一名公证员办理时,应当有一名见证人在场,见证人应当在遗嘱和笔录上签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产继承】: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已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以上是关于“代位继承是第一继承人吗?”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