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合同无效以后还需要履行吗?

大律师网 2023-10-11    100人已阅读
导读:合同无效是法律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制和干预,是法律对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的制裁。因此,在合同无效的认定中,不仅要考虑合同的形式和内容是否合法,还要考虑合同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那么合同无效以后还需要履行吗?大律师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合同无效以后还需要履行吗?

  合同无效不用履行。因为被依法认定无效的合同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但如果合同被确认无效,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返还履行标的物,并按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合同无效是由于一方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该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履行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合同履行的条件是指合同成立并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满足的履行合同所需的前提条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履行的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

  2、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本原则。

  3、当事人应当具备一定的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能力,以确保合同能够得到有效履行。

  4、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包括合同所规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

  5、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合同约定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6、如果合同中存在不确定因素或者风险,当事人应当合理分担这些风险和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以上是关于“合同无效以后还需要履行吗?”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