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教唆犯与从犯的区别有些什么?

大律师网 2023-10-17    100人已阅读
导读:故意唆使并引起他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是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关于“教唆犯与从犯的区别有些什么?”的相关情况,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唆犯与从犯的区别有些什么?

  教唆犯和从犯都是刑法中常见的概念,但它们的含义和区别在于: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人,是犯罪行为的共犯人之一。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在共同犯罪中地位平等,即教唆犯和被教唆的人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法律责任是相同的。

  从犯是指与教唆犯共同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人,是从属地位较低的共犯人。从犯与教唆犯不同,从犯的地位低于教唆犯,其承担的法律责任也轻于教唆犯。

  因此,教唆犯和从犯的区别在于: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中的共犯人之一,与被教唆的人在共同犯罪中地位平等;从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从属地位较低的共犯人,其承担的法律责任也轻于教唆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教唆犯应该怎么定罪?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教唆犯的刑事责任,主要依据教唆犯罪的性质和情节来决定刑罚的轻重。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是直接故意犯罪,教唆者对被教唆者实施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具有预见性,其主观恶性比被教唆者更大。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应按教唆犯罪的性质和情节决定刑罚的轻重。教唆犯虽然不直接实施犯罪行为,但教唆行为是引起犯罪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唆犯与直接实施犯罪的人一样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以上是关于“教唆犯与从犯的区别有些什么?”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