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的原则包括:
1、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2、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3、情势变更原则:合同成立后至履行完毕前,合同存在的基础和环境,因不可归属于当事人的原因发生变更,若继续履行合同将显示公平,故允许变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合同的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由于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所以其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在大多数国家,对合同主体的确定是以当事人的意思为准的,即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达成协议,一方愿意接受对方的意思表示而成立合同关系,则该方即为合同的主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以上是关于“合同履行的原则都有哪些?”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