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判刑之后是否还可以减刑?

大律师网 2024-01-04    100人已阅读
导读: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狭义的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广义的减刑是指凡受刑事处罚的人,在具备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不仅包括狭义减刑的范围,还涵盖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罚金、缓刑及因主刑减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接下来大律师网法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判刑之后是否还可以减刑?”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判刑之后是否还可以减刑?

  判刑之后是有可能减刑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被判刑的人需要符合法定条件,不存在法定限制情形。其次,被判刑的人需要表现良好,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同时需要遵守监规,改造时表现良好。此外,减刑后的实际刑期也受到一定限制,例如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无期徒刑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三年。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七十八条

  减刑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减刑最多可以减多少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减刑最多可以减一半刑期。

  具体来说,如果罪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罚,那么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而所谓的“减刑”,实际上就是将原判决的刑罚予以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活动。

  以上是关于“判刑之后是否还可以减刑?”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