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和逃税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避税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将纳税义务减至最低限度的行为。西方经济学者一般认为,避税与逃税存在原则差别,即后者属于非法行为,而前者并不违法。避税虽然没有违反现有法律法规,但其危害性却不能忽视。避税行为直接导致了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侵犯了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意图,使其公正性、严肃性受到影响。避税行为的出现对于社会公德及道德造成不良侵害,使诚信纳税受到威胁,造成守法经营在市场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
而逃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如为了少缴纳或不缴纳应纳税款。有意少报、瞒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有意虚增成本、乱摊费用,缩小应税所得额;转移财产、收入和利润;伪造、涂改、销毁帐册票据或记账凭证等。偷税损害了国家利益,触犯了国家法律,情节严重的构成逃税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一种,对构成逃税罪的要依法惩处。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
使用阴阳合同避税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被查实,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具体的处罚方式可能因地区、案件性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补缴税款和罚款:税务机关会对阴阳合同避税所涉及的税款进行追缴,并加收滞纳金。同时,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对纳税人处以罚款,罚款金额通常会根据避税金额的大小和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
2、刑事责任:如果阴阳合同避税行为构成犯罪,纳税人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声誉损失:阴阳合同避税行为被曝光后,纳税人的声誉也会受到损害。这种声誉损失可能会影响其商业合作和客户关系,进而对其业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以上是关于“避税和逃税是不是一样的?”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