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如何界定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的“数额较大”?

大律师网 2024-04-04    100人已阅读
导读:在刑法中,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其中,“数额较大”是构成该罪的重要条件,但具体数额标准在法律中并未明确规定。

如何界定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的“数额较大”?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数额较大"的界定,通常需要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这些解释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数额标准。例如,过去的司法解释可能设定了一定的金额门槛,如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这个数额可能会有所调整。具体的数额需要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何种属性的资产属于私分国有资产罪所指的国有资产范畴?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刑法中规定的一种犯罪行为,主要涉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国有资产”指的是国家所有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

1. 国有企业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

2. 国家投资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等的资产;

3.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财产,包括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以及这些单位的投资收益等;

4. 其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核心在于,这些资产是属于国家所有,而非任何个人或特定团体所有,并且被非法地以单位名义分配给了个人。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十五条: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

以上法律法规明确了国有资产的范围以及对私分国有资产的法律制裁,为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界定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的“数额较大”,需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和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在实际案件中,法院会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私分的国有资产数额、犯罪情节、社会影响等因素,来判断是否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对于此类问题,应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获取最准确的法律建议。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不知所措?大律师网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让专业律师为您解答疑惑,助您顺利解决问题。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