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员工擅自离职后,雇主还需要支付工资吗?

大律师网 2024-07-16    100人已阅读
导读:员工擅自离职是指员工在未经雇主同意或未按照法定或约定的通知期限内,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再继续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这通常违反了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和劳动法的规定。那么员工擅自离职后,雇主还需要支付工资吗?大律师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员工擅自离职后,雇主还需要支付工资吗?

  员工擅自离职后,雇主是否需要支付工资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员工已经按照劳动合同和劳动法的规定履行了通知义务,并且双方对工资支付问题没有争议,那么雇主应该按照约定支付员工应得的工资。然而,如果员工擅自离职,并且给雇主造成了经济损失,雇主可以根据劳动合同和劳动法的规定,在扣除相应的违约金或赔偿金后支付工资。如果双方对工资支付问题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雇主如何应对员工擅自离职?

  面对员工擅自离职的情况,雇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与员工联系,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告知其擅自离职的后果。

  2、根据劳动合同和劳动法的规定,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果员工拒绝履行义务,雇主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3、雇主还应该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如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等,以便做好后续工作。

  以上是关于“员工擅自离职后,雇主还需要支付工资吗?”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