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伪造合同属于什么罪?

大律师网 2024-10-08    100人已阅读
导读:伪造合同一般属于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伪造合同作为其中一种手段,通过伪造合同主体、合同内容等手法,骗取他人财物。接下来大律师网法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伪造合同属于什么罪?”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伪造合同属于什么罪?

  伪造合同属于合同诈骗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伪造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根据诈骗数额的大小及情节的严重程度,可处以不同的刑罚:

  1、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造假怎么鉴定?

  合同造假的鉴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步骤进行,以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1、合同主体审查:验证合同双方主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包括到工商局查询公司是否存在,核对营业执照等信息。

  2、公章与签署人验证:检查合同上的公章是否经过公安局备案,防止使用假公章。确认签署人身份,若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则直接验证,若非则需查看企业授权书。

  3、合同条款与骑缝章: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的合理性,注意是否有异常苛刻或模糊不清的条款。检查合同是否盖有骑缝章,以防止合同内容被篡改或换页。

  4、履约能力评估:要求对方提供履约能力的相关证据,如过往合同履行记录、财务报表等。

  5、专业鉴定机构:对于复杂的合同或怀疑存在高度伪造嫌疑的合同,可以寻求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包括签字的真伪、合同形成时间、盖章时间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上是关于“伪造合同属于什么罪?”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