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大律师网 2024-10-06    100人已阅读
导读: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均适用此三年的诉讼时效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和是否存在时效中断、延长等情形。接下来大律师网法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这一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三年起诉的,若认定侵权行为仍然存在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但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通常只能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知识产权侵权要怎么处理?

  知识产权侵权处理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1、发现侵权行为后,第一时间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如侵权商品、侵权现场照片、销售记录、网页截图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

  2、可以尝试与侵权方进行协商,寻求和解。

  3、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相关行政机关(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知识产权局等)投诉。

  4、当协商和行政投诉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提起诉讼前,应确保已充分收集并整理好相关证据。

  5、还可以向报社、网络等新闻媒体曝光侵权行为,借助舆论力量推动问题的解决。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六十五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上是关于“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