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多个方面对预制菜行业进行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
首次在国家级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贮运销售要求、食用方式、产品范围等进行了界定。
2.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覆盖生产加工、冷藏冷冻和冷链物流等环节;同时,推动研制预制菜术语、产品分类等质量标准,加强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衔接。
3.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控,严把原料质量关,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4.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预制菜当现炒菜卖,如果未明确告知消费者,可能涉嫌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从而构成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如果餐厅使用预制菜冒充现炒菜,且未明确告知消费者,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具体来说,预制菜和现炒菜在制作工艺、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消费者在选择就餐时,有权了解所点菜品是否为预制菜,以便做出符合自己口味和需求的消费决策。如果餐厅故意隐瞒这一信息,误导消费者认为所点菜品为现炒菜,就可能构成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