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人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具体责任类型取决于行为性质与损害后果:
民事责任:若讹人行为侵害他人财产权或人身权,如虚构伤情索赔,被讹人可要求其返还非法所得、赔偿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并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责任。
行政责任:若讹人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如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公安机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若讹人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要挟手段迫使他人交付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实施,构成敲诈勒索罪;若以虚构事实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则构成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伤情鉴定是认定讹人行为的关键环节,需遵循以下程序:
启动鉴定:由办案机关(如公安机关)依职权启动,或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后委托鉴定。
选择机构:办案机关从法定鉴定机构名录中选取具备资质的机构,确保鉴定结果公正性。
提交材料:被鉴定人需携带身份证明、病历、诊断证明等材料,以便鉴定机构全面了解伤情。
专业鉴定:鉴定机构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通过医学检查、影像分析等手段综合判断伤情等级(重伤、轻伤、轻微伤),并评估治疗合理性。
出具报告:鉴定机构在完成鉴定后出具详细报告,明确伤情等级及护理合理性,作为案件处理依据。若发现伤情与治疗记录不符,可能启动重新鉴定程序。
法律依据: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和等级划分。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将损伤分为重伤、轻伤、轻微伤三个等级。”
《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以上则是关于“敲诈勒索”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