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司解聘员工赔偿标准依据解聘性质分为三类:
1. 合法解除需支付经济补偿
包括协商一致解除(单位提出)、无过失性辞退(如患病/不能胜任工作)、经济性裁员、合同到期不续签(单位降条件续签遭拒)等情形。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2. 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
若单位无法定理由辞退员工,或未履行法定程序(如未提前通知、未支付代通知金),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金。
3. 员工过错无需补偿
员工存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被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单位解除合同无需支付补偿。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1. 合法辞退无补偿
试用期内,若单位能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法定情形,辞退无需支付补偿。
2. 违法辞退需支付赔偿金
若单位无法定理由辞退不满一个月的员工,属于违法解除,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故赔偿金为1个月工资。
3. 主动辞职无补偿
员工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无论工作时长,均无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以上则是关于“解聘补偿”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