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模式解析
1.广告制作与投放:犯罪团伙通过印刷厂批量制作带有二维码的涉黄卡片,内容包含“同城约炮”“上门服务”等诱导性文字,夜间在停车场、居民楼等区域张贴。
2.诈骗平台搭建:二维码链接至虚假APP或网站,伪装成“交友平台”或“投资平台”,要求用户注册并充值会员费、保证金等。
3.资金收割手段:用户充值后,平台以“操作失误”“账户冻结”等理由要求继续转账,或直接关闭平台携款潜逃。
二、真实案例剖析
案例一:江苏南京“2·15”特大诈骗案
2024年3月,南京警方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的诈骗案。犯罪团伙通过张贴涉黄小广告,诱导3000余人扫描二维码,最终以“刷单返利”名义骗取资金。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42名,查获印刷设备5台、涉黄卡片10万余张。
案例二:广东深圳“涉黄二维码”网络赌博案
2024年5月,深圳警方捣毁一个利用涉黄小广告引流至网络赌博平台的犯罪团伙。该团伙通过虚假“美女交友”广告吸引用户,诱导其参与赌博,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
三、法律责任认定
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广告推广等帮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多部门协同治理
1.公安部门:加强夜间巡逻,对张贴涉黄小广告的行为人依法行政拘留,并深挖背后的诈骗团伙。
2.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非法印刷涉黄卡片的印刷厂,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
3.城管部门:建立快速清理机制,对发现的涉黄小广告立即清除,并追溯张贴源头。
二、技术手段应用
1.图像识别系统:通过AI技术识别涉黄小广告内容,自动推送至公安部门预警平台。
2.资金流向追踪:利用大数据分析诈骗平台资金流向,冻结涉案账户并追缴赃款。
三、真实案例借鉴
案例一:浙江杭州“全链条打击”模式
2024年4月,杭州警方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图像识别系统锁定涉黄小广告张贴区域,顺藤摸瓜捣毁一个集印刷、张贴、诈骗为一体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8名。
案例二:四川成都“警银联动”机制
成都警方与银行建立反诈协作机制,对疑似诈骗账户实施24小时监控,成功拦截涉黄小广告引流诈骗资金300余万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以上则是关于“涉黄广告卡牌”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