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

大律师网 2015-01-26    0人已阅读
导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导读:农村低保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居民,按照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是对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举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

  导读:农村低保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居民,按照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是对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举措。

  一、实施农村低保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保障最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

  (二)政府救助与家庭赡养、抚(扶)养、社会帮扶、劳动自救相结合的原则。

  (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属地管理、动态管理和分类施保的原则。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一)家庭成员有使用摩托车(或非经营性机动车辆)、计算机等非基本生活必需品的。

  (二)两年内购买商品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

  (三)经常出入餐饮、娱乐等高档消费场所的,因赌博、吸毒、嫖娼等违法行为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且尚未改正的。

  (四)安排子女高费用择校就读或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入收费学校就读的。

  (五)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在校学生除外),但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生产劳动的。

  (六)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无特殊原因连续两次不按时领取低保金的,或不按规定参加低保待遇年度审核的。

  (七)其他按当地政府规定不予批准享受低保待遇的。

  三、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

  持有本市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均有权享受本办法的农村低保待遇。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的人员,主要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岳父母或公婆)、配偶、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义务关系的人员(含已迁往学校的大中专在校学生和服现役义务兵)。

  

 ● 哪些人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范围】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范围

  1、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扶养人的居民;

  2、 领取社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 在职或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4、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其他社会困难户。

  附:农村低保申请申办材料

  (一)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三)家庭收入情况的有关凭据(出售农副产品所得票据等);

  (四)夫妻一方为外省市或外区县户口的,需提供结婚证和户口证明,有子女的,同时提供子女户口证明;

  (五)家庭中的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重残人需提供区县残联组织出具的重残证明;

  (六)夫妻离婚的,需提供离婚证或者离婚判决书以及有关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协议书等;

  (七)在外务工人员,需提供有关收入证明

  知识总结: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是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为您推荐相关的知识文章:

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实行范围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范围和标准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