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职场新人:切勿糊涂入职

大律师网 2015-01-28    0人已阅读
导读:摘要: 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应届毕业生离开校园,踏上社会的时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够寻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成为不少大学生的理想。然而,对于在象牙塔里呆久了的学生而言,纷繁复杂的社会需要擦亮眼睛认真对待,

  摘要: 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应届毕业生离开校园,踏上社会的时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够寻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成为不少大学生的理想。然而,对于在象牙塔里呆久了的学生而言,纷繁复杂的社会需要擦亮眼睛认真对待,尤其是就业过程中,应当从诸多方面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

  入职体检免受歧视

  ■案例:

  小张是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法律系毕业生,2010年5月被一家国企法务部门录用。但在6月份进行的入职体检中,小张被查出携带有乙肝病毒,为此,该国企拒绝录用小张。

  多次交涉无果,小张将该国企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因拒绝录用而造成无法及时寻找其他工作的损失一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应受法律保护,该国企在小张已经符合岗位的录用条件且身体合格后,没有及时录用小张,应该赔偿小张因此产生的损失。

  ◆维权提示:

  通过层层筛选,总会有幸运儿成功地被用人单位选中,但是在入职之前,用人单位一般都会进行入职体检,来确定毕业生基本的身体素质是否符合要求。

  在实践中,除了用工职位有明确的要求并且提前在招聘时公示外,一般而言,法律禁止用人单位以携带乙肝病毒、身高不足、体重超标等原因拒绝录用应届毕业生,如果大家因上述原因而遭拒,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方协议并非劳动合同

  ■案例:

  小刘毕业前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约定了五年的服务期限。

  毕业后,小刘按照约定入职该公司。此后,公司长期不与小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经过交涉,公司答复小刘说已经签订《就业协议书》了,就没有必要再签订劳动合同了。

  小刘不服,提起仲裁申请,要求该公司支付其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小刘的申诉请求。

  ◆维权提示: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最有利的证据,也是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最好规范。首先,大家应要求用人单位及时和自己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报酬、岗位、期限、工时制等主要条款;其次,要避免在空白劳动合同上签字,否则一旦用人单位改变约定的条件并且将不利条件写入劳动合同中以后,劳动者就处于不利地位了。另外,大家要注意劳动合同有其最基本的构成要件,用人单位不能以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入职登记表等为由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