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战时临阵逃脱罪

大律师网 2015-03-10    0人已阅读
导读:概念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后,因贪生怕死、畏惧战斗,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 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所有军人,即刑法第450条所规定的所有人员。从司法实践看,犯战时
概念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后,因贪生怕死、畏惧战斗,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 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所有军人,即刑法第450条所规定的所有人员。从司法实践看,犯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既有士兵又有军官,既有战斗人员又有

  概念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后,因贪生怕死、畏惧战斗,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

  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所有军人,即刑法第450条所规定的所有人员。从司法实践看,犯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既有士兵又有军官,既有战斗人员又有非战斗人员,既有单独一人实施的,又有纠集故人甚至率领建制部队共同实施的。

  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人参战秩序。我军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坚强柱石,每一名军人都肩负着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我《宪法》第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等。《国防》第56条规定:“现役军人必须忠于祖国,履行职责,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捍卫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内务条令》第12条规定,军人要宣誓做到“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军人战时临阵脱逃的行为,不仅直接造成了部队减员,严重扰乱军参战秩序,而且动摇军心,涣散斗志,削弱部队战斗力,影响部队完成作战任务,将对作战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危害。

  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逃避参加战斗将会对作战造成危害结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害结果的发生。临阵脱逃的动机,较多是贪生怕死、畏惧战斗,有的是不顾大局保存实力。行为人只要不是出于积极的战术目,如在攻防作战中有组织地退却,诱敌深入,或者在遭遇战甲完成其他任务不与敌人恋战,而有意回避作战等,都应认定有临阵脱逃的主观故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