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评价与对策(三)

大律师网 2016-08-03    0人已阅读
导读:三、当前建筑安全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建筑安全生产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经济发展提出了在近20年内再翻两番的奋斗目标。这一奋三、当前建筑安全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三、当前建筑安全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建筑安全生产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经济发展提出了在近20年内再翻两番的奋斗目标。这一奋 三、当前建筑安全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建筑安全生产面临的机遇

党的 十六大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经济发展提出了在近20年内再翻两番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对我们做好工程建设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也是为提高深化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一方面要看到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还一些管理漏洞,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也应当是看到,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是高度重视的,针对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采取的各种措施是积极有效的,安全监督机构作了大量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正在不断完善,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流,绝不能对安全生产的主流视而不见,否则,就会只看到问题和不足的一面,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出现偏差。当前建筑安全生产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一贯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 十六大 和新一届政府组建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指示,强调要从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上,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把安全生产当作事关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近年来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向好转。

(2)安全生产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党的 十六大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各级政府进一步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逐步建立了安全监督长效管理机制,树立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思想观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把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在一起,从社会主要矛盾这个深层次上抓落实。

(3)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步入快车道。《安全生产法》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的主体法律已颁布实施,再加上《建筑法》及国家、部门和地方一系列安全生产的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尊重人权、重视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的基本要求,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体现了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4)国际间的安全合作与交流增多。在今后几年里,我国建筑业工程建设的高潮还要持续一段时期,特别是加入WTO后要面临着国内建筑市场国际化,国内建筑企业要与国际著名承包商在人才和技术上进行激烈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国际间的安全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我国的安全管理制度借鉴国外通行作法,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符合市场经济的政府安全生产的监督体制,有利于加快我国加入国际《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之后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优化,有利于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总体水平的提高。

(5)我国的建筑企业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当中,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安全技术进步和安全科学研究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好的企业,为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6)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模式初步形成。这几年,加快了建筑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建设的速度,安全监督机构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安全专业人员的队伍不断壮大,素质明显提高。安全生产的评价体系初步建立,安全检查工作已形成了制度化,持续深入的开展了多发性事故的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推行了建筑施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追究也有了规范性的程序和标准。

2、建筑安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前已述及,尽管我国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下一步搞好安全生产也有了很多有利的条件,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和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形势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分析,到2020年,中国因工死亡人数将为世界发达国家的一倍。作为安全事故多发行业的建筑业,在今后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总量的增加,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还有许多工作要作,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

(1)当前建设系统安全形势严峻,建筑施工重大事故有上升趋势。2001年全国发生四级以上重大伤亡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2年全国伤亡事故绝对值有所上升,全年发生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2003年上半年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519起、死亡582人、重伤68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上升24.5%和20.7%。另外,有些失修失养的建筑也存在安全隐患。当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比较好的地区和资质等级高的企业在最近以来发生的事故明显增多,自开展多发性事故专项治理以来,施工坍塌、高处坠落、塔吊倒塌、房屋拆除倒塌等事故仍处在多发期,建筑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2)我国建筑企业实行的传统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已经不适应现代建设工程和行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党的 十六大 明确提出,要保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而建筑业特别是施工企业,大部分还停留在粗放劳务型的状态,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安全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比较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