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最新交通事故鉴定标准

大律师网 2016-08-05    0人已阅读
导读:本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吸收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执行的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起草形成。本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伤残等级10级分...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吸收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执行的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起草形成。本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伤残等级10级分...   本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吸收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执行的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起草形成。本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伤残等级10级分类法。在全面规范人体伤残程度的同时,还建立了多等级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综合计算数学方法,引入了肩关节复合体的概念并建立了功能丧失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多处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计算及肩胛带伤残的评定问题提供了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原则、方法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述评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遭受各种暴力致伤的人员   2.2 伤残   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废。   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   2.3 评定   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   2.4 评定人   办案机关依法指派或聘请符合评定人条件,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人员。   2.5 评定结论   评定人根据检验结果,按照伤残评定标准,运用专门知识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综合性判断。   2.6 评定书   评定人将检验结果、分析意见和评定结论所形成的书面文书。   2.7 治疗终结   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   3、评定总则   3.1 评定原则   伤残评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   3.2 评定时机   评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   对治疗终结意见不一致时,可由办案机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治疗终结。   3.3 评定人条件:   评定人应当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   3.4 评定人权利和义务   (1) 评定人权利   a)有权了解与评定有关的案情和其他材料;   b)有权向当事人询问与评定有关的问题;   c)有权依照医学原则对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和要求进行必要的特殊仪器检查等;   d)有权因专门知识的限制或鉴定材料的不足而拒绝评定。   (2) 评定人义务   a)全面、细致、科学、客观地对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进行检验和记录;   b)正确及时地作出评定结论;   c)回答事故办案机关所提出的与评定有关的问题;   d)保守案件秘密;   e)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回避原则的规定;   f)妥善保管提交评定的物品和材料。   3.5 评定书   (1) 评定人评定结束后,应制作评定书并签名。   (2) 评定书包括一般情况、案情介绍、病历摘抄、检验结果记录、分析意见和结论等内容。   3.6 伤残等级划分   本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伤残等级划分依据见附录A。 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