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行政赔偿的时效总结

大律师网 2016-08-13    0人已阅读
导读:根据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关的规定,行政赔偿时效分为请求时效和诉讼时效两种: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的时效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时效。 行政赔偿的 根据法、等相关的规定,时效分为请求时效和
根据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关的规定,行政赔偿时效分为请求时效和诉讼时效两种: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的时效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时效。 行政赔偿的 根据法、等相关的规定,时效分为请求时效和两种: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的时效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时效。 行政赔偿的请求时效: 依据国家赔偿法第32条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期间不计算在内。 行政赔偿请求人有权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的时效为2年,并且自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同时只能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行政赔偿的诉讼的时效: 第一类:单独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的时效分为两种: 第一种 视为告知诉权及期限的: 【依据国家赔偿法第13条: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给予赔偿;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后,被请求机关如果出现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行政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这两种情况时,请求人可以在递交赔偿申请书后的期间(二个月)届满后的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同时以上两种情况推定请求人清楚相关的诉讼时效。 第二种 未告知诉权及起诉期限的: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四条: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时,未告知赔偿请求人的诉权或者起诉期限,致使赔偿请求人逾期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其起诉期限从赔偿请求人实际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时计算,但逾期的期间自赔偿请求人收到赔偿决定之日起不得超过一年。】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包括未及时履行以及决定不予赔偿)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未告知赔偿请求人诉权或起诉期限,致使赔偿请求人逾期(期限为三个月)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请求人的起诉期限从其实际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时计算,但逾期的期间自赔偿请求人收到赔偿决定之日起不得超过1年。 第二类:直接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的时效为自行政事实行为作出之日起的三个月。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行诉讼法第39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 赔偿请求人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了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三)、(四)、(五)项和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的非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并造成损失,赔偿义务机关拒不确认致害行为违法,赔偿请求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