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罚金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之一,是司法实践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附加刑。修订之后的刑法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并提高了罚金刑的惩罚力度,这无疑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司法实务中存在的应罚不判、判而不缴、数额失衡等问题,导致了司法有失公正、法 内容摘要:刑是我国规定的附加刑之一,是司法实践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附加刑。修订之后的刑法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并提高了罚金刑的惩罚力度,这无疑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司法实务中存在的应罚不判、判而不缴、数额失衡等问题,导致了司法有失公正、法律判决有损法律权威的后果。罚金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其应有的优势功能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要改善罚金刑的适用,应从如下方面着手:罚金刑的适用范围,罚金的数额标准,罚金的适用方式。 [关键词]:罚金刑 易科制度 刑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刑罚的轻缓化,而罚金刑在刑罚体系中发挥中心刑的作用是达到刑罚轻缓化的重要途径。罚金刑作为对犯罪分子的一种刑罚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奉律中对轻微罪适用的强制缴纳一定财物的“赀”,相当于现行刑法的罚金刑,其是用经济制裁来惩治官吏的一般失职行为和普通百姓的违法行为的独立刑种。近代,罚金刑更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被广泛采用,并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与自由刑地位相当的一种刑罚方法。我国80年代制定旧刑法典时虽规定了罚金刑,但只有20个条文涉及,适用的范围相当狭窄。那时罚金刑适用较少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分不开。当时社会经济比较落后,人们的物质财富贫乏,相对较小,因此适用罚金刑在当时没有太大的社会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增大,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经济犯罪不断增多,罚金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大。因此,修订后的现行刑法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涉及到罚金刑的条文达到147条之多,涉及的范围涵盖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等罪行。从此可推测出立法者的目的是要在我国现在的情势下,提高罚金刑的地位,扩大罚金刑的适用,改变我国传统的以自由刑与生命刑为犯罪基本刑罚的状况,从而改变我国的重刑传统,适应世界刑法发展方向。但是司法实践中,由于受历史形成的重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广大司员对罚金的适用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以至重刑轻判,轻刑重判。滥用罚金刑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其功能优势未能得到发挥。如何解决我国的罚金刑在适用中的种种问题,笔者对完善我国罚金刑制度适用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扩大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罚金刑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罚金刑的具体犯罪的范围。其实质就是哪些犯罪可以适用罚金刑。具体而论,就是立法者根据某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根据本国的刑法价值取向,规定可以单独适用或并科适用罚金的具体犯罪的范围。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罚金适用范围是非常典型的以贪利型犯罪为主的。以贪利型犯罪为主的罚金刑适用范围既具有优越性,也有其缺憾之处。 (一)、优长之处 能充分体现罚金刑在贪利刑犯罪方面的报应性和预防性的统一。对于各种各样的贪利型犯罪适用罚金刑,能充分发挥罚金刑的相配性特征:刑罚所剥夺的权益于犯罪所侵害的权益的相似性。它既表明了刑罚与犯罪相似的的等量报应,也充分显示了刑罚在价值上等同的法律报应。这种相配性同时也能与刑罚的预防性相结合。因为对贪利人判处罚金,同时是对其贪图不义之财的思想动机的一种教育,能使其明白不义之财不可贪的道理,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特别预防的作用。 (二)存在的弊端及其完善 现行刑法规定罚金主要适用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犯财产以及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而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民主权利罪、贪污贿赂罪中罚金刑的条文设置较少,、、则没有设置罚金刑,且绝大多数都适用于,罚金刑的适用范围相对狭窄。这种规定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完善的需要和财产权的保障,不能有效地遏制贪利型犯罪的发生。综观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罪,除了单位、规定了并处罚金外,许多自然人犯罪条款只规定了,且没收财产也只能在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况下才可并处,出现了量刑幅度不衔接的情况。一般的罪犯犯盗窃、诈骗等侵犯财产类的犯罪都要处以罚金,而国家工作人员仅仅因为其是“国家人”盗窃、骗取公共财物就可以享受特殊待遇,这与依法治国的方略可谓背道而驰。贪污贿赂罪的行为人主观上都具有贪利的目的,对这类贪利性犯罪的刑罚,就应当“使刑罚的性质与犯罪的性质具有对应性,既具有想得到的是财产,失去的便是财产的等价性,又具有想利用财产再犯罪,便无法再利用财产犯罪的相应性,从而配合配刑的等价性与适度性的同一性规定,在对其处以自由刑或生命刑的同时,科以罚金刑,没收其财产,处以罚金。通过与之有对应性的刑罚,既可对尚未犯罪的人抑制其贪利的欲望,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又可使已犯罪的人得到欲得反亏的惩罚。而我国刑法中这种有没收财产而没有罚金刑的规定,违背了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不利于准确有力地打击贪污贿赂等,没有体现对犯罪分子人身和经济制裁两种手段综合应用的效应,对各种刑罚的具体适用和社会功效产生了负面影响。若不对犯罪分子实施经济上的严厉制裁,便不能有效地抑制其贪利动机;而不能抑制其犯罪动机,就很难达到遏制贪利型职务犯罪上升的目的。因此,应对所有以贪利为动机的犯罪规定罚金刑。此外,罚金刑不仅对贪利性犯罪具有较强的报应性和预防性,而且对较轻犯罪也具有充分的报应和预防性。罚金刑所剥夺的权益比生命刑、自由刑要轻缓的多,从报应的角度看应当适用于较轻犯罪。较轻的犯罪人,一般而言,其人身危险性较小,因而,从预防的角度而言,罚金刑是可以预防较轻犯罪人再犯罪的。因此,应对一部分主观恶性相对较小、危害结果相对较轻的规定可单处罚金,对犯罪情节较轻、罪质较轻、社会危害性小的非财产故意犯罪可规定选科罚金。 二、完善罚金刑的适用方式 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指罚金的单处、选处、并处的适用问题。1、罚金刑的单处适用,即只能判处罚金;而不能判处其他刑罚,对犯罪的单位只能单处罚金;2、罚金刑的选处适用,即罚金作为一种与有关主刑并列的刑罚,由人民法院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选择适用。具体有:(1)主刑与罚金刑间选处,如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或者罚金。本条文中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三者可以选一种。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
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