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产品质量的组成和基础

大律师网 2016-10-16    0人已阅读
导读:【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组成和基础 把产品质量当作由规划、设计、原材料和原器件、制造、检验、组装、包装保管、运输、安装和服务等工序的质量组成一个皮球,飘浮在以“科学技术知识”和“从业热情”(责任感、荣誉心)

【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组成和基础

把产品质量当作由规划、设计、原材料和原器件、制造、检验、组装、包装保管、运输、安装和服务等工序的质量组成一个皮球,飘浮在以“科学技术知识”和“从业热情”(责任感、荣誉心)为基础的水面上。意思是说,组成产品质量的各个工序的质量,莫不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从业人员的热情(责任感和荣誉心)。总的来说,产品质量是以科学技术和从业热情为基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水与球”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涨船高”的关系。我认为很有道理,抓住了产品质量问题的实质,也给我们指明提高产品质量的基本途径在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职工从业热情。如果舍弃这两个基础,而奢谈各种各样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不啻是舍本求末,将很难收到显著效果,得不到根本改观。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能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国家,莫不是拥有高水平科学技术的国家;而科学技术水平低的国家能生产出享誉全球的高质量产品还未尝有之。

这个事实也充分证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此外,激发和保持职工的从业热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也是同样重要的方面。甚至可以说,积极性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前提,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的基础。职工有了积极性、责任心,就会兢兢业业地去学习科学技术,发挥既得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才能,就用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各项工作中去。对此,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论是产品的主管部门还是生产单位,在各个方面抓产品质量工作的时候,都应当首先想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调动职工积极性这个根本途径,要为开辟这条途径尽最大的努力。苏联自1967年起实行了一种全面性的“产品质量国家检定制度”,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力图运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职工积极性”这个原则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这两个措施是:

(1)在国家检定产品质量的同时,要对工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质量作系统的评审,责成各工业部、各公司和企业领导人必须为提高工厂技术水平、革新生产设备承担责任。

(2)产品国家检定分质量等级评定,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实行优质优价、利润提成给奖和劣质减价、限期改造或淘汰的政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要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作为振兴经济的一个战略方针和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指导思想问题来抓。要使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从1980年到2000年实现翻两番,从资金、能源和材料的条件来说,如果按现在已经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来计算,就显得严惩不足,必须在这二十年的建设过程中,尽快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提高到全新水平,才可以保证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也就是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来弥补资金、能源的不足。要力争转上先进的技术基础、才可以更好地运用已有的财力物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翻两番就具备条件。我们的科学技术事业很快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我国工业产品的质量也将会随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