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1.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的特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重要原因是因为档案信息安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且一旦发生问题,危害巨大。(1)重要性。档案信息安全不仅是发挥信息带来的高效率、高效益的保证,而且是对抗信息霸权主义,保护地域经济的重要屏障。(2)无边界性。这是全球一体化形势下安全问题的最典型体现。(3)突发性和蔓延性。网络级信息安全问题往往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全面发作并迅速蔓延,短时间内导致整个网络或信息系统彻底瘫痪,对全社会的正常运行带来致命威胁。(4)脆弱性。网络信息系统存在着被攻击的潜在危险。任何一个部件的破坏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任何一个漏洞都能威胁所有的信息安全。(5)隐蔽性。网络安全问题的发展过程往往没有明显的迹象,在不知不觉中,你的信息可能已被人大量盗取,你的网络可能已被人非法控制。
总之,档案信息安全作为一个国家战略问题,是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工程。
2.因特网上斗争日趋尖锐复杂。近年来,中国正进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高潮,进入因特网的人数日渐巨大。其中将涉密计算机接通因特网等违规操作,给那些通过因特网窃取、破坏信息的别有用心之徒提供了机会。二是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因特网散布有害信息,如民族分裂主义、“法轮功”邪教组织利用因特网散布传播反共、反华、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和信息,蛊惑人心,制造混乱,危害社会稳定。三是黑客组织在境外的反动势力的唆使下,利用因特网千方百计攻击、干扰我党、政、军和其他主要网站,破坏我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四是境外特务组织和敌对势力利用因特网作为相互联络,互通信息,协调行为和发展组织的重要渠道。五是国内一些违法分子在因特网上有意无意地泄露我军的军事秘密,造成了严重后果。
3.中国涉密信息系统和网络存在的威胁。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中国涉密网络还存在不少重大的风险:一是信息系统存在大量漏洞,成为诱发安全事件的自然原因。二是境外机构垄断关键的信息技术或刻意安装安全线路是造成安全隐患的另一原因。三是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善是信息安全发生的主观原因。此外,随着窃密手段的高技术化,信息破坏的方法层出不穷。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网络入侵攻击、计算机病毒、窃听工具等,特别要强调的是利用废旧磁媒体获取信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