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依托“科技+制度”治理围标串标的探索

大律师网 2017-01-12    0人已阅读
导读:【招投标】依托“科技+制度”治理围标串标的探索 我们从改革程序入手,依托科技手段,逐一查找封堵可能造成潜在投标人信息泄露的关键点,落实保密措施,同时,完善评标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多措并举,治理围标串标已经

【招投标】依托“科技+制度”治理围标串标的探索

我们从改革程序入手,依托科技手段,逐一查找封堵可能造成潜在投标人信息泄露的关键点,落实保密措施,同时,完善评标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多措并举,治理围标串标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实行有效的招标公告发布方式,努力扩大招标信息的知晓面。对凡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招标公告,我们均要求在中国工程招标网、安徽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信息网、安徽招标信息网、合肥招投标中心网、六安市招投标网等指定的媒体上同时进行发布,努力扩大知晓面,欢迎各方企业参与竞争。对于市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我们还搭建信息平台,开通信息直通车,向取得会员资格的省内外企业的法人和项目经理直发公告短信,使他们及时了解招标信息,及时参与投标竞争,取得了明显效果。如健康苑安置小区一标段,有14家来自8省市的特级、一级总承包企业现场参与投标。

二是全面落实潜在投标人信息保密措施。我们从技术角度建立了有利于潜在投标人信息保密的机制。一方面对招投标程序进行改革,取消报名环节,实行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施工图、工程量清单同步上网,有意向的潜在投标人可直接从网上下载,而不需要向业主或招标代理机构购买纸质招标文件、施工图、工程量清单,从而避免因招标文件的购买以及因报名截止后相关各方掌握投标报名信息导致潜在投标人信息泄露问题的发生。现在各个项目开标半小时之前,无论是招标人、代理机构、招投标中心,还是招投标监督管理部门,都无从知晓“谁报名、谁投标”。 这一措施为解决围标、串标,避免外来企业投标受干扰,实现公平竞争提供了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我们开发了投标保证金缴纳保密系统,该系统实行“三方控制”机制和虚拟子账户时间控制机制,密码和口令由三方分别控制,只有三方到场才有可能查询,任何单独一方或两方都无法查询,且虚拟子账户只能在开标时间到后需要公开时才可查询。现在,在具体项目开标前,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银行都无从知晓投标保证金的信息。该系统现已与中国银行合作开发成功,并在三个政府投资重大项目上进行了试运行,效果很好。这个系统的开发运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投标保证金的泄密问题,为解决“围标串标”又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是改革评标办法,落实评标约束机制。一是改革评标办法,取消了以平均价作为成本判定的方法,制定了着力体现竞争、择优的评标办法,并使之成为招标文件模本,防止恶意“量体裁衣”式招标。评标办法分为综合评分法、优质折价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三种。其中综合评价法和优质折价两个办法,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国优、省优奖且奖项在有效期内的企业及其拟派项目经理给予相应加分,鼓励其在六安做优质工程。二是组建合理的评标机构。在政府投资项目评标委员会中业主评委只允许参加一人,评标委员会主任一般由职称较高、经验丰富、原则性强的专家评委担任,不再由业主评委担任。三是评标专家的抽取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语音通知,抽取名单采用密封打印,在开标时按程序开启和宣布。避免评委与投标企业串标。

四是推行资格后审制。取消现场踏勘和集中答疑,不给投标人制造相互串通的机会。现在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我们原则上都推行资格后审制,特殊项目需要资格预审的,需报市招管委批准后才能实施。采用资格后审的方式,有效扩大了竞争范围、屏蔽了投标人信息,把投标人的信息推迟到开标后才明朗化,有效保护潜在投标人身份、数量及其各种信息,割断串标的信息链,消除串标所需的信息和时间。同时,我们还取消现场踏勘和集中答疑,招标文件规定由投标人自行踏勘,答疑则通过招投标网络监管系统予以答复。

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围标串标认定办法。针对围标串标隐蔽性强,难以认定,现行招投标法律法规原则性过强,难以操作的现状。我们学习借鉴外地的做法,出台了《六安市治理建设工程串通投标实施办法》,规定了13种情形的串通投标行为由行政主管部门直接认定,10种情形的串通投标行为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认定,从制度上解决了围标串标行为难以认定的问题。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