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凌晨,一名窃贼进入兰州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附近某家属院一户民宅正欲行窃,巧遇独自在家的老人突发心脏病,情形危急,良心未泯的小偷忘了自己的“本职”,给垂危老人打水服药,帮助其脱离危险。为何小偷成了“义贼”难道老太真是吉星高照或拥有什么特殊法宝吗
小偷入室正欲行窃,巧遇独自在家的老人突发心脏病,良心未泯的小偷忘记盗窃,给垂危老人打水服药,帮助其脱离危险。完成了从小偷到“义贼”身份的转变。这件事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像在讲故事。但是,突发心脏病的老人确实碰到了只救人不盗窃的小偷,这样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原来好人与坏人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只是“一念之间”!原来盗亦有道,小偷也有超越自我的人间大爱之情与向善之心。
为何小偷成了“义贼”难道老太真是吉星高照或拥有什么特殊法宝吗答案在新闻里已经道出:是老太心脏病发作情况危急感化了小偷,使他幡然醒悟、迷途知返。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小偷行窃时,噤若寒蝉者有之,漠然视之者有之,即便引起众怒、大家协力而擒之,也多半是将小偷强行扭送到公安部门处置。其间,小偷有时还要经受一番皮肉之苦,不排除有被打伤甚至致残的可能。可见,人们对小偷深恶痛疾。小偷确实可恨,因为他们用不正当的手段窃取他人的财物,给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为他们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然而,我们在憎恨小偷的同时,是否好好想过他们之所以沦为小偷的原因,或者思考一下他是否真的道德沦丧、无可救药呢当然,我们并不是苛求每一个人都对小偷大发善心,那样做不仅不切实际,甚至有时还会被坏人利用、成为“东郭先生和狼”场景的真实再现。但大家都知道,如果想让一个罪犯不再从事犯罪行为,除了给予法律制裁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引导,让他彻底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卑劣性、毁灭性,使他从思想上和灵魂深处产生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从而与过去的罪恶人生挥手告别。
一般来说,这会是一个相当漫长、复杂的过程,而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这名小偷看了老人心脏病发作的危急情况,便幡然醒悟,毅然实施了给老人打水服药的“义举”,这里面除了让我们惊叹于生命所蕴含的强大震撼力之外,也说明这名小偷良知尚存,只要对他进行引导、帮助,他依然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秩序伦理中来。甚至成为救人英雄。
林语堂在当记者时,曾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对一名小偷“手法之巧妙、心思之缜密”给予了肯定,正是这篇文章的感召力最终使那位小偷弃暗投明、重新做人,后来成为了一名脚踏实地的创业者。由此可见,对于那些尚存良知、未泥足深陷的小偷而言,我们除了给予棍棒和怒吼之外,应以人性化的积极姿态唤醒他们的良知,帮助他们洗涤灵魂,重新回归社会。
踏雪痕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央视女记者救人被撞亡案专题
推荐山东律师免费解答法律咨询